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一枝红艳露凝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一捻袅袅细腰,发间几朵精致绢花,也还柔美,叫做忆芳。几个女孩儿序了齿,自然以念秀为最长,忆芳最幼,寄柔和忆容却是同年。
因家里新添了一位姑娘,屋子里越发显得莺声呖呖,燕语呢喃,徐母这会见了寄柔,也便将先头的一丝疑虑摒弃了,问罗夫人道:“今年冬天给这些女孩们的衣裳可做得了”
“上个月便叫裁缝来做了。姑娘们都是一人四身。”
“去库里拿几匹好料子,给柔姐也做上吧。”徐母说道,“如今城里也安定了,别府的小姐们又时常来走动,便索性给几个姑娘一人再多做两身。秀儿也有。”徐母笑着将念秀一指,很亲昵地说道:“这回可不许说不要了。我知道你是自己带着嫁妆来的,不缺这些个。平日里你不肯也还罢了,这回是用我的私房银子,不走公账,将来也不去太常寺卿府上去讨债,你总放心了吧?”
众人纷纷掩着嘴笑,目光在念秀脸上打量。念秀把脸都羞红了,只得极小声地答了声是,和众人一起向徐母谢过。忆容却仍坐在傅夫人脚边,扭股糖似的,将腰一转,两手搭在徐母肩上,娇嗔道:“老太太好偏心。”徐母不解其意,忆容便指着寄柔的裙子说道:“柔姐姐的裙子,可不是就是大前年宫里赏的湖州进贡的乌眼绫做的?老太太喜欢,叫人收进了库房,几年也不肯拿出来。柔姐姐才来,就立马给她做了裙子穿,可不是偏心”
罗夫人闻言,眼皮一跳,嘴巴张着,要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把眼神游移着,直到了寄柔脸上,才狠恼怒地一睐,仿佛说道:你左挑右挑,怎么挑了这么一条惹祸的裙子,叫我当众没脸?寄柔自知这料子是罗夫人私自取了送她的,对罗夫人有三分的感激,倒有四分的无奈,便暗地里将她掌心轻轻一捻,从容不迫地说道:“我和老太太今儿才是头回见面,她要疼我,都在以后了。我身上这裙子是昨儿才得的,因前头在孝期内,许久不做衣裳了,昨儿姨母怕我失礼,特意叫人去库里挑料子,我那个丫头见识少,又不认识什么乌眼红眼绫,因此错拿了这一匹。”说着又朝着徐母盈盈一拜,笑道:“阴差阳错的,还真是偏了我了,我得谢老太太。”
“你瞧瞧这两个丫头的嘴!原以为容姐是个话篓子,如今又来了一个。一条裙子罢了,倒有这许多说法。”徐母指着寄柔,笑的合不拢嘴,忙吩咐左右将她拉起,又对罗夫人道:“我看柔姐穿着这裙子很好,的亏得有她,不然好东西也让我放坏了。你这就叫人去库里翻检翻检,看还有什么往年的好料子,挑鲜亮的都拿出来,给她们做衣裳穿吧!”
众人喜气盈腮,争先恐后,将徐母哄得前仰后合。说了一席的话,到了晌午,徐母留她们用罢饭,便觉有些精神不济,被丫头搀着去歇午觉。罗夫人便将寄柔手肘一扯,领着芳甸走出上房,才到院外的墙下,罗夫人便将眼睛用帕子一抹,对寄柔说道:“你如今看见了,这都是什么家我主持中馈也有多年了,不过用了几匹衣料,就要被一个十几岁的丫头指着鼻子质问。这还是当着人的面,背地里那母女两个不知道怎么在老太太跟前糟践我呢!依我本心,是不想接你回来,只怕日后也跟我一样,什么时候被人害了也不知道。”
寄柔又好气,又好笑,安慰她道:“哪里就那么严重,姨母想多了。”见罗夫人只是哭哭啼啼,便在她耳边说了声“隔墙有耳”,半拖半拉地回了长房,又亲自替她洗面匀妆,这才送她回去了。
“别个都是人受挤兑本事高,她倒好,天生成的‘二姑娘的包袱’,‘窝囊囊’嘛。”送走了罗夫人,杜氏扶着门框,回头来对寄柔无奈地一笑,“气量小又不藏事,真不知道你这位姨妈是怎么在府里混到了这大把的年纪。以后少不得要常替她在人前描补描补。”
“姨妈对我倒好。”兴许是移情,碰不着徐大姐姐,所以将她当做大姐姐来疼?即便这样,也算她的运气了。无财无势,无父无母的一个孤女,在这府里没个人依仗,度日尚不知道多艰难。寄柔靠着山石出了一会的神,又想起来了,“端姑去哪了?”
芳甸是个厉害的,才来了半天,眼前眼后晃的全是她的影,从不离寄柔左右,倒对比得端姑越发无声无息了。杜氏乐见如此,才不去理会她。见寄柔问了,便用手指了指耳房,说道:“在里头半天了,也不知道忙什么。”
寄柔便走到耳房门口来,也不进去,隔着窗格一看,见端姑头发窝成一个攒儿,背靠着床架躺着,拿着寄柔在餐露庵里绣的兰草蚂蚱,手指在蚂蚱的须子上拂来拂去,脸上罕见地带着许多愁绪。
寄柔隔着窗子,叫了声“姐姐”。
端姑受了惊讶似的,忙不迭将蚂蚱图往枕头下一掖,眼睛冲外面一看,讪讪地起身,叫道:“姑娘回来啦。”
寄柔走进去,往交椅上一坐,问道:“姐姐,你是不是后悔跟我来金陵了?”
“我不后悔!”端姑脸色微变,两道浓眉挑着,眼睛睁得滚圆,“姑娘,你救了我的命呀!要不是跟你离了那个地方,我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人给折腾死了。我亲眼看见我妹子死的,你不知道,我多害怕……”端姑说着,目光死死地盯着墙,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神里既有惊惧,又有愤恨。
寄柔也不说话了,手里扯着一方帕子,缠在指节上,又解开来。眼睛往外头一看,见杜氏神色严肃地立在窗根下,碰到她的目光,便摇一摇头,指着端姑,无声地做了个“叫她出府”的手势。
寄柔自来对杜氏的话无有不从,此时却坐在交椅里,眼睛将端姑一看,又将杜氏一看,蹙眉不语。
杜氏无奈,便也推开门进来,张口便对端姑道:“我在旁边瞧着,你自进了府,就没大有过笑脸,兴许是觉得府里规矩太大,拘着你了?既如此,你还不如出府去自在。”
端姑也不傻,闻听这话,便一脸沮丧,“嬷嬷,你是嫌我粗手粗脚的,给姑娘丢脸,要赶我走了?”
“你在金陵举目无亲的,又是个女人家,赶你走岂不是绝了你的活路了?”杜氏和声说道,“我只是想去求夫人,送你去庄子上,随便找个事做。虽说比府里辛苦,但胜在自在,不用低三下四地伺候人,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端姑喜出望外,连声答道,“嬷嬷,你同夫人说,我家原本就是庄户人,自小做惯农活的,种地割稻,什么都会。”
“那敢情好。”杜氏笑道,“今晚我就同夫人说,明天送你走,你快去收拾行囊吧。”
端姑欢天喜地地应了,转身就要往外走,走到半道,回过头依依地看了寄柔一眼,似要宽解她,说道:“妹子,你别难过,听说庄子上时常有人送新收的瓜果来,等我去了,每个月还跟着车来看你。”
才这么一会的功夫,就从“姑娘”变成了“妹子”。寄柔也无奈极了,身子往后一仰,微笑道:“那我就等姐姐回来。”
端姑一离开,杜氏好似心里一块大石也落了地,既畅快,又踏实。她伸出一指,在寄柔额头上一戳,嗔道:“看见了?你倒是好心,想留她在府里过清闲日子,人家却不领情,没一点不舍得哩。”
寄柔被她戳得身子往后一倒,“嘻”地笑了一声,捂着额头说道:“她也是个可怜人……”转念一想,她又笑了,说道:“去庄子上也好,偃武往北边去有十天半月了,总没个消息递进来,我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让她在外头打听打听,咱们也不至于困在府里当个聋子哑子。”
“就是这个话。”杜氏满意地一点头,“留她在府里,我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她那个嘴巴没遮没拦的,哪天说了不该说的话,她自己倒还罢了,万一拖累了你,可怎么办呀?”
寄柔想到端姑方才抚着那块蚂蚱图出神的样子,心里一揪,也有几分愀然,便同杜氏商量着说:“嬷嬷,她那个孩子……你叫偃武送给的哪一家,也告诉她吧,起码让她瞧一眼,好安安心……”
“你糊涂了?”杜氏瞪她,“原来她在眼前还好,这一出府,更像放飞了的风筝,要是不把这风筝线牢牢牵在手里,谁知道她日后能闯出什么祸来那个孩子的事,你也不许再想了!一个姑娘家,整日惦记着这个,没羞没臊的,我要是你娘,准得教训你!”
寄柔见杜氏口风甚紧,软硬不吃,也不去废那个话了。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耳房,才走到檐下,见芳甸一脸喜色地自外头回来了,见着寄柔,便笑道:“姑娘,你瞧瞧我手里是什么。”说着把一个嵌宝鎏金的匣子递了过来。寄柔打开一看,见里头还是装的几个盒子,个个巴掌大小,有紫檀描金的,也有彩绘瓷的,还没开盖,便有阵阵幽香扑鼻。不消说,都是胭脂膏子、香粉花佃一类了。
寄柔打开一个银烧蓝罐子的,轻轻一嗅,笑道:“这里头好东西真不少,有犀角、麝香、黄芩,还有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还有郁金。”
芳甸咋舌道:“还是姑娘厉害,这么一闻,就全猜出来了。刚才在秀姑娘那,我听她说了一长串,好像满篓黄豆砸下来,耳朵里一个也没夹住。就记得仿佛是有珍珠、冰片和麝香三味。”
寄柔对香料熟悉,却是曾经在真定那几年,每日里和丫鬟混闹,又替冯夫人制胭脂膏子,又和冯宜山用松香烧墨锭子。兴许幼年的记忆总是最牢固的,以而经过了这跌宕的几年,竭力想忘,也忘不掉了。
她极淡地笑了一下,将罐子放回去,吩咐芳甸道:“放起来吧。等下回见着,替我谢过秀姐姐。”
芳甸见寄柔脸色突然变了,也不知是说错了那句话,一边答应着,又试探着说道:“姑娘,我多嘴说一句,阖府里这么多姑娘,要说脾气性格儿,就属秀姑娘了,况且你们两个都是亲戚,平日里不妨多亲近亲近,就连老太太对秀姑娘也是另眼相看的……”
“姑娘自然知道。不过你是个忠心的,多提点提点她也好。”杜氏打断芳甸的话,叫她回屋放匣子去了。然后将寄柔的手轻轻一握,呓叹道:“柔姐啊……”语气里带着无尽的惆怅。
寄柔回眸对她一笑,却也不明言,只说道:“嬷嬷别担心,我都晓得。”
“端姑太笨,芳甸倒是伶俐,只嫌太过伶俐了些。”杜氏琢磨着,“得跟夫人提一提,另外选几个年纪小又听话的丫头,□□几个月,也就出脱了。”
“且等着再看吧,刚来一天就要这要那的,没得惹人讨厌。”寄柔说道,心里想着该送什么回礼给念秀。她这两年在庵里住着,从不与人打交道,也不知现在时兴的什么首饰样子,哪个颜色料子,因此思来想去,迟迟拿不定主意,只得将这一件心事暂且搁置一旁,往罗夫人那里去回禀了端姑出府的事。罗夫人乐见其成,赏了端姑几匹尺头,几锭碎银,便打发她去庄子上了,又替寄柔补了一个大丫头,名叫望儿的,远不及芳甸伶俐。
如此过了十天有余,寄柔把心定下来,早晚都去罗夫人处陪着说话,闲暇时也和宋氏、念秀在一处做针线消磨时光。没两趟下来,宋氏便常打发人来,说要请杜嬷嬷去指点宋氏的丫头做女红,念秀也着人来请了几次。寄柔起先也不拦着,后来见杜氏常整宿的熬夜,两只眼睛越发混浊了,看人时,须得眯着眼凝视许久,才能分辨出面貌,寄柔便十分不忿,拽着杜氏的袖子不许她出门。
杜氏只得将寄柔的手袖子上挪开,劝解她道:“柔姐你细想想,嬷嬷这把年纪,若不是还有刺绣这门手艺,早该被送去庄子上等死了。就要忙才好呢,等他们都用不着我了,我就帮不上柔姐你啦!”
寄柔一颗心,好像浸在黄连水里似的,苦到极致。她将脑袋搁在杜氏的颈窝里,幽幽地说道:“嬷嬷,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也活不下去了。”
“那不能够!”杜氏笑的一双昏花老眼淹没在皱纹里,“我还等着抱柔姐生的小少爷,小小姐哪!我昨儿个去秀姑娘那,看见她的盖头了,鸳鸯戏水的,红灿灿的,把人的脸都映红了,不知道多好看。柔姐,秀姑娘今年十八,你还有两年,也就到她的年纪了……”
对嫁人这件事,寄柔并不大热衷,只是为着杜氏的拳拳之心,从不当面扫她的兴,因此闻言只是用帕子将脸一遮,脚上跺了两跺,将头上的珠簪晃得滴溜溜打转,“我可不想嫁!”
等把杜氏哄走了,寄柔满脸的羞涩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从箱笼里取出一件缃色织锦缎银鼠披风,捂着手,从院子里出去,见杜氏佝偻的身子沿着那一条青石甬道,一个拐弯,便消失在了山石后头。她的身形,好似一日快过一日得蜷缩起来……寄柔心里想着,郁郁地往一块干净的石头上一坐,看见眼前一池的莲叶都枯的枯,凋的凋,只剩下光秃秃的茎还在湖面上支棱着,根根林立,说不尽的意态萧索。到傍晚时,满池水汽却弥漫了上来,将四周围的假山梅树都淹没了,唯独留下森森的郁气,寒津津的往身上扑来。
隐隐约约的,隔着水雾,不知道从哪个方向飘来一阵牙板的声音,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又有琵琶淙淙,古筝铮铮。一只笛子也加了进来,却是清远悠扬,如锋刃破开玉帛般撕裂了重重的雾气,直冲耳际。那道笛声越来越高,提得人的心也被吊得老高,终于攀一个顶峰,及至刺耳,韵声戛然而止,有个宛转女声,伴着红牙板,唱起了一曲【金缕】。
也不知听了多久,终于四围都寂静了,那管绵绵的女嗓也收了声。寄柔忽然打个寒噤,立起身将肩膀一抱,才觉得肩头也冻得麻木了,才刚折身回去,却听一阵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径直进了院子,循声望去,见一个人,头发束了一个紫貂冠在顶心,全身被一袭肃鸟霜裘罩了个严实,却脸也不曾往这边转一下,便一径往房里去了。
看那人的背影,分明是个男人。寄柔措手不及地站着,又想天黑雾大,兴许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也说不定,于是往前走了几步,到了台阶下,越发听得真切的,确是有个年轻男人的声音,接连叫了几声“来人”。看他那举止,似乎对这里也并不陌生,那便是府里的人了。寄柔略微放心,又不方便跟进去,只能半个身子站在廊柱后,眼睛好奇地往屋子里瞧着。
不到半刻,脚步声又出来了。那人倒着退了几步,走到帘子外头来,往头顶的匾额上瞧一瞧,又往四周围一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便提高了声音道:“来人!来人!打热水来!”说着把裘衣的系带一解,往地上一掼,挽起了袖子,双手叉腰,只等人来。
寄柔见再不出声,怕场面要难看,正要从廊柱后走出来,却见望儿从二楼上跑下来,一边跑,嘴里叫着“三爷”,又说:“三爷走迷了道了?怎么跑到柔姑娘这里来了?”
那个“三爷”慢慢把手从腰上落下来,奇道:“柔姑娘是谁?这里几时多了个柔姑娘?”
“柔姑娘就是我们大夫人的嫡亲外甥女呀!一进府里就住这了!”望儿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又往楼上叫道:“芳甸姐姐,快下来看呀!三爷又被外头的爷们给灌醉了,在这里发疯呢!”
三爷被她这骤然拔高的一声惊到了,往后退了一步,又想起自己的裘衣来,忙捡起来,嘴里嘀咕着“蠢丫头”。又见芳甸那一道浅红袄子的人影自二楼栏杆上往下一探头,他因认得芳甸是罗夫人房里的丫头,又方才进了厅所见和之前有所不同,便知道望儿的话确实无误了,忙将裘衣往身上一披,就要反身离开。
这一转身,寄柔终于将他看了个全貌,却当场险些笑出来。原来这人脸上被油彩描得红红白白,两道长眉入鬓,两只眼尾斜飞,从眼角到鬓边,嫣红如桃花般的色泽勾勒出一张千娇百媚的脸来,回眸间,含喜带嗔,风流婉转,本来的面目,却全然看不出来了。
寄柔用帕子掩着嘴,勉强忍住,没有出声。那三爷却仿佛背后有眼睛似的,才走出几步,蓦地站住一回头,正好将廊柱背后走出来的寄柔看个正着。他那双被油彩细细描绘的凤眼倏地鼓起来了,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用手指遥遥将望儿一指,咬牙切齿似的。然后将风帽从头上一裹,咳了一声。
寄柔咬着唇,敛衣施礼,叫声“三哥哥”,就低着头进屋了。
正撞上芳甸从楼上下来,追到院子门口看了一阵,又垂头丧气地回来,说道:“三爷走的真快,一错眼就不见人了。”
“芳甸姐姐,三爷的脸被谁画成那样了啊?好像要登台唱戏似的。”望儿问道。
“还能有谁不就是隔壁那些人!”芳甸没好气地说,然后往围墙那里看一看,恍然大悟:“兴许三爷以前都是从那墙头翻过来,在这院子里盥洗换衣裳的。他这一阵身上不好,也没出门,因此不知道咱们姑娘搬进来了。”
“那可坏了!”望儿叫道,“三爷那个样子,万一被别人看到了,岂不是又要挨二老爷的打了?”
这一下,说中了芳甸的心思。她气恼地将望儿搡了一把,骂道:“你是聋子?三爷叫人打水,叫了十几声,偏你听不见。”
“该干嘛干嘛去吧,今天这事都别跟别人提起。”望儿和芳甸说话的空挡,寄柔已经到外头围墙底下转了一圈。一句话把芳甸喝止住,她走回了屋子,顺口叫道:“望儿进来。”
望儿跟了进来,老实巴交的脸上带点怯生生的神气,说道:“姑娘?”
寄柔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宝蓝平金绣兰草的荷包,说道:“这是我刚才在墙角捡的,兴许是三爷不慎掉落的,你拿去还给三爷。记得亲手给三爷,要是他不在,就随便扔在哪都行,只别带回来,也别让你芳甸姐姐看见。”
望儿答应一声,接过荷包,转身就跑了。不到一炷香功夫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说道:“姑娘,我刚才在湖边碰见三爷用湖水洗脸,就把东西给三爷啦!”
“好,”寄柔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一声,把棋盘掣出来,又看了望儿一眼,和颜悦色道:“瞧你跑的,都出汗了,快去擦一擦。”
望儿脸上带着两团红晕,也不知是跑得太急,还是替寄柔跑腿得了夸赞,傻傻地笑着,见她和气,又跃跃欲试地往前走了一步,好奇地看着黑白两色的棋子。
“还有事吗?”寄柔看了她一眼。
“没事,”望儿摇头,脚下却不动,过了一阵,又道:“姑娘,刚才在外头,三爷问起你了。”
“是吗?都问了什么?”
“问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什么时候进府的……”
寄柔手里捻着棋子,停了一会,抬眼看望儿,“那你怎么回答的?”
望儿为难地望着脚尖,半晌,才丧气地说道:“我实话实说,就说‘全都不知道’!气的三爷骂了我好一通!”
“你回答得很好,”寄柔忍着笑说道,“下次他再瞎打听,你就这么告诉他。”
得一捻袅袅细腰,发间几朵精致绢花,也还柔美,叫做忆芳。几个女孩儿序了齿,自然以念秀为最长,忆芳最幼,寄柔和忆容却是同年。
因家里新添了一位姑娘,屋子里越发显得莺声呖呖,燕语呢喃,徐母这会见了寄柔,也便将先头的一丝疑虑摒弃了,问罗夫人道:“今年冬天给这些女孩们的衣裳可做得了”
“上个月便叫裁缝来做了。姑娘们都是一人四身。”
“去库里拿几匹好料子,给柔姐也做上吧。”徐母说道,“如今城里也安定了,别府的小姐们又时常来走动,便索性给几个姑娘一人再多做两身。秀儿也有。”徐母笑着将念秀一指,很亲昵地说道:“这回可不许说不要了。我知道你是自己带着嫁妆来的,不缺这些个。平日里你不肯也还罢了,这回是用我的私房银子,不走公账,将来也不去太常寺卿府上去讨债,你总放心了吧?”
众人纷纷掩着嘴笑,目光在念秀脸上打量。念秀把脸都羞红了,只得极小声地答了声是,和众人一起向徐母谢过。忆容却仍坐在傅夫人脚边,扭股糖似的,将腰一转,两手搭在徐母肩上,娇嗔道:“老太太好偏心。”徐母不解其意,忆容便指着寄柔的裙子说道:“柔姐姐的裙子,可不是就是大前年宫里赏的湖州进贡的乌眼绫做的?老太太喜欢,叫人收进了库房,几年也不肯拿出来。柔姐姐才来,就立马给她做了裙子穿,可不是偏心”
罗夫人闻言,眼皮一跳,嘴巴张着,要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把眼神游移着,直到了寄柔脸上,才狠恼怒地一睐,仿佛说道:你左挑右挑,怎么挑了这么一条惹祸的裙子,叫我当众没脸?寄柔自知这料子是罗夫人私自取了送她的,对罗夫人有三分的感激,倒有四分的无奈,便暗地里将她掌心轻轻一捻,从容不迫地说道:“我和老太太今儿才是头回见面,她要疼我,都在以后了。我身上这裙子是昨儿才得的,因前头在孝期内,许久不做衣裳了,昨儿姨母怕我失礼,特意叫人去库里挑料子,我那个丫头见识少,又不认识什么乌眼红眼绫,因此错拿了这一匹。”说着又朝着徐母盈盈一拜,笑道:“阴差阳错的,还真是偏了我了,我得谢老太太。”
“你瞧瞧这两个丫头的嘴!原以为容姐是个话篓子,如今又来了一个。一条裙子罢了,倒有这许多说法。”徐母指着寄柔,笑的合不拢嘴,忙吩咐左右将她拉起,又对罗夫人道:“我看柔姐穿着这裙子很好,的亏得有她,不然好东西也让我放坏了。你这就叫人去库里翻检翻检,看还有什么往年的好料子,挑鲜亮的都拿出来,给她们做衣裳穿吧!”
众人喜气盈腮,争先恐后,将徐母哄得前仰后合。说了一席的话,到了晌午,徐母留她们用罢饭,便觉有些精神不济,被丫头搀着去歇午觉。罗夫人便将寄柔手肘一扯,领着芳甸走出上房,才到院外的墙下,罗夫人便将眼睛用帕子一抹,对寄柔说道:“你如今看见了,这都是什么家我主持中馈也有多年了,不过用了几匹衣料,就要被一个十几岁的丫头指着鼻子质问。这还是当着人的面,背地里那母女两个不知道怎么在老太太跟前糟践我呢!依我本心,是不想接你回来,只怕日后也跟我一样,什么时候被人害了也不知道。”
寄柔又好气,又好笑,安慰她道:“哪里就那么严重,姨母想多了。”见罗夫人只是哭哭啼啼,便在她耳边说了声“隔墙有耳”,半拖半拉地回了长房,又亲自替她洗面匀妆,这才送她回去了。
“别个都是人受挤兑本事高,她倒好,天生成的‘二姑娘的包袱’,‘窝囊囊’嘛。”送走了罗夫人,杜氏扶着门框,回头来对寄柔无奈地一笑,“气量小又不藏事,真不知道你这位姨妈是怎么在府里混到了这大把的年纪。以后少不得要常替她在人前描补描补。”
“姨妈对我倒好。”兴许是移情,碰不着徐大姐姐,所以将她当做大姐姐来疼?即便这样,也算她的运气了。无财无势,无父无母的一个孤女,在这府里没个人依仗,度日尚不知道多艰难。寄柔靠着山石出了一会的神,又想起来了,“端姑去哪了?”
芳甸是个厉害的,才来了半天,眼前眼后晃的全是她的影,从不离寄柔左右,倒对比得端姑越发无声无息了。杜氏乐见如此,才不去理会她。见寄柔问了,便用手指了指耳房,说道:“在里头半天了,也不知道忙什么。”
寄柔便走到耳房门口来,也不进去,隔着窗格一看,见端姑头发窝成一个攒儿,背靠着床架躺着,拿着寄柔在餐露庵里绣的兰草蚂蚱,手指在蚂蚱的须子上拂来拂去,脸上罕见地带着许多愁绪。
寄柔隔着窗子,叫了声“姐姐”。
端姑受了惊讶似的,忙不迭将蚂蚱图往枕头下一掖,眼睛冲外面一看,讪讪地起身,叫道:“姑娘回来啦。”
寄柔走进去,往交椅上一坐,问道:“姐姐,你是不是后悔跟我来金陵了?”
“我不后悔!”端姑脸色微变,两道浓眉挑着,眼睛睁得滚圆,“姑娘,你救了我的命呀!要不是跟你离了那个地方,我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人给折腾死了。我亲眼看见我妹子死的,你不知道,我多害怕……”端姑说着,目光死死地盯着墙,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神里既有惊惧,又有愤恨。
寄柔也不说话了,手里扯着一方帕子,缠在指节上,又解开来。眼睛往外头一看,见杜氏神色严肃地立在窗根下,碰到她的目光,便摇一摇头,指着端姑,无声地做了个“叫她出府”的手势。
寄柔自来对杜氏的话无有不从,此时却坐在交椅里,眼睛将端姑一看,又将杜氏一看,蹙眉不语。
杜氏无奈,便也推开门进来,张口便对端姑道:“我在旁边瞧着,你自进了府,就没大有过笑脸,兴许是觉得府里规矩太大,拘着你了?既如此,你还不如出府去自在。”
端姑也不傻,闻听这话,便一脸沮丧,“嬷嬷,你是嫌我粗手粗脚的,给姑娘丢脸,要赶我走了?”
“你在金陵举目无亲的,又是个女人家,赶你走岂不是绝了你的活路了?”杜氏和声说道,“我只是想去求夫人,送你去庄子上,随便找个事做。虽说比府里辛苦,但胜在自在,不用低三下四地伺候人,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端姑喜出望外,连声答道,“嬷嬷,你同夫人说,我家原本就是庄户人,自小做惯农活的,种地割稻,什么都会。”
“那敢情好。”杜氏笑道,“今晚我就同夫人说,明天送你走,你快去收拾行囊吧。”
端姑欢天喜地地应了,转身就要往外走,走到半道,回过头依依地看了寄柔一眼,似要宽解她,说道:“妹子,你别难过,听说庄子上时常有人送新收的瓜果来,等我去了,每个月还跟着车来看你。”
才这么一会的功夫,就从“姑娘”变成了“妹子”。寄柔也无奈极了,身子往后一仰,微笑道:“那我就等姐姐回来。”
端姑一离开,杜氏好似心里一块大石也落了地,既畅快,又踏实。她伸出一指,在寄柔额头上一戳,嗔道:“看见了?你倒是好心,想留她在府里过清闲日子,人家却不领情,没一点不舍得哩。”
寄柔被她戳得身子往后一倒,“嘻”地笑了一声,捂着额头说道:“她也是个可怜人……”转念一想,她又笑了,说道:“去庄子上也好,偃武往北边去有十天半月了,总没个消息递进来,我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让她在外头打听打听,咱们也不至于困在府里当个聋子哑子。”
“就是这个话。”杜氏满意地一点头,“留她在府里,我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她那个嘴巴没遮没拦的,哪天说了不该说的话,她自己倒还罢了,万一拖累了你,可怎么办呀?”
寄柔想到端姑方才抚着那块蚂蚱图出神的样子,心里一揪,也有几分愀然,便同杜氏商量着说:“嬷嬷,她那个孩子……你叫偃武送给的哪一家,也告诉她吧,起码让她瞧一眼,好安安心……”
“你糊涂了?”杜氏瞪她,“原来她在眼前还好,这一出府,更像放飞了的风筝,要是不把这风筝线牢牢牵在手里,谁知道她日后能闯出什么祸来那个孩子的事,你也不许再想了!一个姑娘家,整日惦记着这个,没羞没臊的,我要是你娘,准得教训你!”
寄柔见杜氏口风甚紧,软硬不吃,也不去废那个话了。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耳房,才走到檐下,见芳甸一脸喜色地自外头回来了,见着寄柔,便笑道:“姑娘,你瞧瞧我手里是什么。”说着把一个嵌宝鎏金的匣子递了过来。寄柔打开一看,见里头还是装的几个盒子,个个巴掌大小,有紫檀描金的,也有彩绘瓷的,还没开盖,便有阵阵幽香扑鼻。不消说,都是胭脂膏子、香粉花佃一类了。
寄柔打开一个银烧蓝罐子的,轻轻一嗅,笑道:“这里头好东西真不少,有犀角、麝香、黄芩,还有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还有郁金。”
芳甸咋舌道:“还是姑娘厉害,这么一闻,就全猜出来了。刚才在秀姑娘那,我听她说了一长串,好像满篓黄豆砸下来,耳朵里一个也没夹住。就记得仿佛是有珍珠、冰片和麝香三味。”
寄柔对香料熟悉,却是曾经在真定那几年,每日里和丫鬟混闹,又替冯夫人制胭脂膏子,又和冯宜山用松香烧墨锭子。兴许幼年的记忆总是最牢固的,以而经过了这跌宕的几年,竭力想忘,也忘不掉了。
她极淡地笑了一下,将罐子放回去,吩咐芳甸道:“放起来吧。等下回见着,替我谢过秀姐姐。”
芳甸见寄柔脸色突然变了,也不知是说错了那句话,一边答应着,又试探着说道:“姑娘,我多嘴说一句,阖府里这么多姑娘,要说脾气性格儿,就属秀姑娘了,况且你们两个都是亲戚,平日里不妨多亲近亲近,就连老太太对秀姑娘也是另眼相看的……”
“姑娘自然知道。不过你是个忠心的,多提点提点她也好。”杜氏打断芳甸的话,叫她回屋放匣子去了。然后将寄柔的手轻轻一握,呓叹道:“柔姐啊……”语气里带着无尽的惆怅。
寄柔回眸对她一笑,却也不明言,只说道:“嬷嬷别担心,我都晓得。”
“端姑太笨,芳甸倒是伶俐,只嫌太过伶俐了些。”杜氏琢磨着,“得跟夫人提一提,另外选几个年纪小又听话的丫头,□□几个月,也就出脱了。”
“且等着再看吧,刚来一天就要这要那的,没得惹人讨厌。”寄柔说道,心里想着该送什么回礼给念秀。她这两年在庵里住着,从不与人打交道,也不知现在时兴的什么首饰样子,哪个颜色料子,因此思来想去,迟迟拿不定主意,只得将这一件心事暂且搁置一旁,往罗夫人那里去回禀了端姑出府的事。罗夫人乐见其成,赏了端姑几匹尺头,几锭碎银,便打发她去庄子上了,又替寄柔补了一个大丫头,名叫望儿的,远不及芳甸伶俐。
如此过了十天有余,寄柔把心定下来,早晚都去罗夫人处陪着说话,闲暇时也和宋氏、念秀在一处做针线消磨时光。没两趟下来,宋氏便常打发人来,说要请杜嬷嬷去指点宋氏的丫头做女红,念秀也着人来请了几次。寄柔起先也不拦着,后来见杜氏常整宿的熬夜,两只眼睛越发混浊了,看人时,须得眯着眼凝视许久,才能分辨出面貌,寄柔便十分不忿,拽着杜氏的袖子不许她出门。
杜氏只得将寄柔的手袖子上挪开,劝解她道:“柔姐你细想想,嬷嬷这把年纪,若不是还有刺绣这门手艺,早该被送去庄子上等死了。就要忙才好呢,等他们都用不着我了,我就帮不上柔姐你啦!”
寄柔一颗心,好像浸在黄连水里似的,苦到极致。她将脑袋搁在杜氏的颈窝里,幽幽地说道:“嬷嬷,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也活不下去了。”
“那不能够!”杜氏笑的一双昏花老眼淹没在皱纹里,“我还等着抱柔姐生的小少爷,小小姐哪!我昨儿个去秀姑娘那,看见她的盖头了,鸳鸯戏水的,红灿灿的,把人的脸都映红了,不知道多好看。柔姐,秀姑娘今年十八,你还有两年,也就到她的年纪了……”
对嫁人这件事,寄柔并不大热衷,只是为着杜氏的拳拳之心,从不当面扫她的兴,因此闻言只是用帕子将脸一遮,脚上跺了两跺,将头上的珠簪晃得滴溜溜打转,“我可不想嫁!”
等把杜氏哄走了,寄柔满脸的羞涩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从箱笼里取出一件缃色织锦缎银鼠披风,捂着手,从院子里出去,见杜氏佝偻的身子沿着那一条青石甬道,一个拐弯,便消失在了山石后头。她的身形,好似一日快过一日得蜷缩起来……寄柔心里想着,郁郁地往一块干净的石头上一坐,看见眼前一池的莲叶都枯的枯,凋的凋,只剩下光秃秃的茎还在湖面上支棱着,根根林立,说不尽的意态萧索。到傍晚时,满池水汽却弥漫了上来,将四周围的假山梅树都淹没了,唯独留下森森的郁气,寒津津的往身上扑来。
隐隐约约的,隔着水雾,不知道从哪个方向飘来一阵牙板的声音,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又有琵琶淙淙,古筝铮铮。一只笛子也加了进来,却是清远悠扬,如锋刃破开玉帛般撕裂了重重的雾气,直冲耳际。那道笛声越来越高,提得人的心也被吊得老高,终于攀一个顶峰,及至刺耳,韵声戛然而止,有个宛转女声,伴着红牙板,唱起了一曲【金缕】。
也不知听了多久,终于四围都寂静了,那管绵绵的女嗓也收了声。寄柔忽然打个寒噤,立起身将肩膀一抱,才觉得肩头也冻得麻木了,才刚折身回去,却听一阵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径直进了院子,循声望去,见一个人,头发束了一个紫貂冠在顶心,全身被一袭肃鸟霜裘罩了个严实,却脸也不曾往这边转一下,便一径往房里去了。
看那人的背影,分明是个男人。寄柔措手不及地站着,又想天黑雾大,兴许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也说不定,于是往前走了几步,到了台阶下,越发听得真切的,确是有个年轻男人的声音,接连叫了几声“来人”。看他那举止,似乎对这里也并不陌生,那便是府里的人了。寄柔略微放心,又不方便跟进去,只能半个身子站在廊柱后,眼睛好奇地往屋子里瞧着。
不到半刻,脚步声又出来了。那人倒着退了几步,走到帘子外头来,往头顶的匾额上瞧一瞧,又往四周围一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便提高了声音道:“来人!来人!打热水来!”说着把裘衣的系带一解,往地上一掼,挽起了袖子,双手叉腰,只等人来。
寄柔见再不出声,怕场面要难看,正要从廊柱后走出来,却见望儿从二楼上跑下来,一边跑,嘴里叫着“三爷”,又说:“三爷走迷了道了?怎么跑到柔姑娘这里来了?”
那个“三爷”慢慢把手从腰上落下来,奇道:“柔姑娘是谁?这里几时多了个柔姑娘?”
“柔姑娘就是我们大夫人的嫡亲外甥女呀!一进府里就住这了!”望儿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又往楼上叫道:“芳甸姐姐,快下来看呀!三爷又被外头的爷们给灌醉了,在这里发疯呢!”
三爷被她这骤然拔高的一声惊到了,往后退了一步,又想起自己的裘衣来,忙捡起来,嘴里嘀咕着“蠢丫头”。又见芳甸那一道浅红袄子的人影自二楼栏杆上往下一探头,他因认得芳甸是罗夫人房里的丫头,又方才进了厅所见和之前有所不同,便知道望儿的话确实无误了,忙将裘衣往身上一披,就要反身离开。
这一转身,寄柔终于将他看了个全貌,却当场险些笑出来。原来这人脸上被油彩描得红红白白,两道长眉入鬓,两只眼尾斜飞,从眼角到鬓边,嫣红如桃花般的色泽勾勒出一张千娇百媚的脸来,回眸间,含喜带嗔,风流婉转,本来的面目,却全然看不出来了。
寄柔用帕子掩着嘴,勉强忍住,没有出声。那三爷却仿佛背后有眼睛似的,才走出几步,蓦地站住一回头,正好将廊柱背后走出来的寄柔看个正着。他那双被油彩细细描绘的凤眼倏地鼓起来了,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用手指遥遥将望儿一指,咬牙切齿似的。然后将风帽从头上一裹,咳了一声。
寄柔咬着唇,敛衣施礼,叫声“三哥哥”,就低着头进屋了。
正撞上芳甸从楼上下来,追到院子门口看了一阵,又垂头丧气地回来,说道:“三爷走的真快,一错眼就不见人了。”
“芳甸姐姐,三爷的脸被谁画成那样了啊?好像要登台唱戏似的。”望儿问道。
“还能有谁不就是隔壁那些人!”芳甸没好气地说,然后往围墙那里看一看,恍然大悟:“兴许三爷以前都是从那墙头翻过来,在这院子里盥洗换衣裳的。他这一阵身上不好,也没出门,因此不知道咱们姑娘搬进来了。”
“那可坏了!”望儿叫道,“三爷那个样子,万一被别人看到了,岂不是又要挨二老爷的打了?”
这一下,说中了芳甸的心思。她气恼地将望儿搡了一把,骂道:“你是聋子?三爷叫人打水,叫了十几声,偏你听不见。”
“该干嘛干嘛去吧,今天这事都别跟别人提起。”望儿和芳甸说话的空挡,寄柔已经到外头围墙底下转了一圈。一句话把芳甸喝止住,她走回了屋子,顺口叫道:“望儿进来。”
望儿跟了进来,老实巴交的脸上带点怯生生的神气,说道:“姑娘?”
寄柔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宝蓝平金绣兰草的荷包,说道:“这是我刚才在墙角捡的,兴许是三爷不慎掉落的,你拿去还给三爷。记得亲手给三爷,要是他不在,就随便扔在哪都行,只别带回来,也别让你芳甸姐姐看见。”
望儿答应一声,接过荷包,转身就跑了。不到一炷香功夫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说道:“姑娘,我刚才在湖边碰见三爷用湖水洗脸,就把东西给三爷啦!”
“好,”寄柔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一声,把棋盘掣出来,又看了望儿一眼,和颜悦色道:“瞧你跑的,都出汗了,快去擦一擦。”
望儿脸上带着两团红晕,也不知是跑得太急,还是替寄柔跑腿得了夸赞,傻傻地笑着,见她和气,又跃跃欲试地往前走了一步,好奇地看着黑白两色的棋子。
“还有事吗?”寄柔看了她一眼。
“没事,”望儿摇头,脚下却不动,过了一阵,又道:“姑娘,刚才在外头,三爷问起你了。”
“是吗?都问了什么?”
“问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什么时候进府的……”
寄柔手里捻着棋子,停了一会,抬眼看望儿,“那你怎么回答的?”
望儿为难地望着脚尖,半晌,才丧气地说道:“我实话实说,就说‘全都不知道’!气的三爷骂了我好一通!”
“你回答得很好,”寄柔忍着笑说道,“下次他再瞎打听,你就这么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