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第二进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用作争取胜利的工具。所以,我们绝不能再保持过去的思想、不能再保持挑战的思想。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地挑战。而是这次我们两个文明的第二战场!
我认为,尽全力去战斗。别管对方生死如何。就算是因为对手死亡而失败了也没什么,我们有的是低级的等级宝石。
大家别忘了,我们挑战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为了未来。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胜负!就算规则判定我们失败,了不起就是付出几块低级的等级宝石而已。
所以,大家不用在乎太多;如果对方最后依然想要勇敢赴死,那就成全他!今天,我已经网开一面。如果还是如此不知死活,我们用舆论来压制对方。
下面我说下这第一次挑战的收获和感悟。”
接下来是视频剪辑、秦飞讲解。讲解电浆引擎的特点、讲解自己战斗中的感想。
第一场挑战没有什么,因为第一场挑战最简单、而且也已经讲解过。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第二场、尤其是第三场挑战。
第二场挑战的慢放视频、来自秦飞滑翔|机甲上的记录,让大家清楚地看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
对手的长刀砍过来,但秦飞并没有直接阻挡,而是斜着刀面、并颤抖长刀来阻挡对方的刀锋。
长刀颤抖后,皱起轻微的波浪,而对手长刀的刀锋,就砍在秦飞长刀颤抖波纹上。这一下攻击狂猛。直接扯裂了秦飞的长刀。这个过程中,动能完成了转换,对手的长刀也因此扭曲变形。
而秦飞那断裂的刀身带着惯性和来自对手的动能,向前飞去,一下子砍到了冰雪战神的腹部,并击穿机甲。
“这是另类的、高科技的自杀手段吗?”张剑锋的诙谐总会引来无数的白眼。
“闭嘴!”顾清颜一头黑线,真心恼火,这家伙竟然会是自己的表弟!
“讲第三场吧。”上官博云瞪了张剑锋一眼。
第三场最关键,无论是张剑锋、约瑟夫等人,还是科学家、甚至就算是顾清颜和所有的军人都竖起耳朵、瞪大了眼睛。
第三场决斗很精彩,无论是开始还是最后。最后更多的是热血、却没有多少好讲的,只有刚开始秦飞莫名的挡住了刀锋、而后更是脚踏那玄妙的韵律,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无数人着迷。
一个科学家却率先开口:“我先问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测试试过了,如果是正常的碰撞,根本就无法将长刀切入10厘米深度,就算是折断了,也不过切入3.8厘米,距离10厘米差距太远。这里面,显然有我们不知道的作用和原理、方法。如果能研究透彻,或许有利于我们对新材料的研究。
而且对方的刀锋狂猛,不应该能如此轻松的挡下来才对。
这两点,我想问下,秦飞,你当时是怎样感觉、或者说是如何想的?你能那样镇定,说明你有绝对的把握。”
秦飞打开翼龙机甲上的记录资料,“首先说说我是如何挡下那狂猛攻击的。大家看,看上去是一次攻击,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共攻击了22次。”
先前的科学家看着记录,脑子一时间有些宕机:“一瞬间22次,每次反应时间仅仅只有万分之七秒,机甲根本就无法做出这样的应变速度。机甲长刀重达五六百公斤、甚至一吨左右,一瞬间变化22次,这样强大的瞬间应力,能把机甲的手臂给折断。可是我们已经检查过了,翼龙机甲的手臂完好无损,连一点应力过度、或者是材料疲惫的现象都没有。
而且就算是机甲材料能够承受这样的应力,机甲关节部分提供的动力,都不足以承担应力变化中动能的十分之一;那瞬间的电流切换,足以烧毁电机。还有,就算是机甲的智能核心,都没有这样的反应速度;机甲智能核心的反应速度,不过是百分之几秒。”
“是的,机甲当然不能做到,但人能做到、而且是借助自然的规律做到。大家来做一个试验。”
秦飞面色带有一种骄傲,这种骄傲并不让人反感、反而让人觉得特别的有魅力。这不是那么没有内涵的骄傲,而是那种自信的骄傲。
在秦飞的吩咐下,很快就有科学家带来两段铁棍,手指粗细、半米长度。
秦飞左右双手分别握住铁棍,环顾四周,“做好记录哦。”
“已经好了。”科学家们已经将超高速记录设备打开。
“看好了。”秦飞两根铁棍交击,然而并不是众人期待中的一声响动,而是持续不断地交击。一瞬间交击高达50多次,两根铁棍交击的部分,发生明显的凹陷。
“这……”不少科学家眼睛瞪大了,瞬间就明白了什么。能成为科学家当然不是傻瓜,他们只是一时间没有想到关键而已;如今秦飞已经表现出来,这些科学家当然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原因所在。
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回弹现象。只要将两个弹性、刚性俱佳的物品撞击一起、并施加适当的压力,那么相互之间的就会连续不断碰撞、弹起。碰撞后弹起、又被压力压回去,而后再弹起、再被压下……
只要施加的压力合适,这个过程就会不断的重复,直到能量消失。自始至终,施加的压力是恒定的、而只有碰撞过程中发生了自然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机甲和智能核心处理与输出的,仅仅是一个恒量——只要计算好了力量,根本就不需要变化。
而这种反复的碰撞,反复的弹起、碰撞、敲打,更能很好的阻挡和减弱对手的攻击(能量),最终完全遏止对方的攻击。而且这样的反复敲打,也能削弱碰撞部分材料的强度。
当然,道理简单,想要真正的实施就要困难不少,有太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但没关系,只要知道了原因就好。
科学研究中,最困难的,就是只知道现象、而无法探查到本质;这样的研究,就是逆水行舟,困难太多。
而一旦知道了本质,科研也就成了顺水推舟,所有的一切都将十分简单,按照本质“模仿”就好。这所谓的研究,就是数据的积累而已;而这样的研究,完全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科学家只要输入材料、形状、力量等,机器人就会自动反复敲击、记录数据、并绘制成为图表曲线;最后,科学家只要将波峰数据挑选出来,就算是完成了研究。
上官博云若有所思:“道理简单,但想要将这样的技术扩展应用,还是有不少困难;知易行难啊。毕竟,用错了就会送命的。
但用来作为破坏工具等、攻击工具却很有用。也许,可以用来研究新的弹性穿甲弹。
下面说说韵律的事情吧,这才是最实用的。”(未完待续。)
PS: 还是一章。最近忙东方玄幻新书,原本预计三月底出稿,结果昨天才算确定大纲、立意、初稿。
用作争取胜利的工具。所以,我们绝不能再保持过去的思想、不能再保持挑战的思想。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地挑战。而是这次我们两个文明的第二战场!
我认为,尽全力去战斗。别管对方生死如何。就算是因为对手死亡而失败了也没什么,我们有的是低级的等级宝石。
大家别忘了,我们挑战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为了未来。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胜负!就算规则判定我们失败,了不起就是付出几块低级的等级宝石而已。
所以,大家不用在乎太多;如果对方最后依然想要勇敢赴死,那就成全他!今天,我已经网开一面。如果还是如此不知死活,我们用舆论来压制对方。
下面我说下这第一次挑战的收获和感悟。”
接下来是视频剪辑、秦飞讲解。讲解电浆引擎的特点、讲解自己战斗中的感想。
第一场挑战没有什么,因为第一场挑战最简单、而且也已经讲解过。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第二场、尤其是第三场挑战。
第二场挑战的慢放视频、来自秦飞滑翔|机甲上的记录,让大家清楚地看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
对手的长刀砍过来,但秦飞并没有直接阻挡,而是斜着刀面、并颤抖长刀来阻挡对方的刀锋。
长刀颤抖后,皱起轻微的波浪,而对手长刀的刀锋,就砍在秦飞长刀颤抖波纹上。这一下攻击狂猛。直接扯裂了秦飞的长刀。这个过程中,动能完成了转换,对手的长刀也因此扭曲变形。
而秦飞那断裂的刀身带着惯性和来自对手的动能,向前飞去,一下子砍到了冰雪战神的腹部,并击穿机甲。
“这是另类的、高科技的自杀手段吗?”张剑锋的诙谐总会引来无数的白眼。
“闭嘴!”顾清颜一头黑线,真心恼火,这家伙竟然会是自己的表弟!
“讲第三场吧。”上官博云瞪了张剑锋一眼。
第三场最关键,无论是张剑锋、约瑟夫等人,还是科学家、甚至就算是顾清颜和所有的军人都竖起耳朵、瞪大了眼睛。
第三场决斗很精彩,无论是开始还是最后。最后更多的是热血、却没有多少好讲的,只有刚开始秦飞莫名的挡住了刀锋、而后更是脚踏那玄妙的韵律,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无数人着迷。
一个科学家却率先开口:“我先问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测试试过了,如果是正常的碰撞,根本就无法将长刀切入10厘米深度,就算是折断了,也不过切入3.8厘米,距离10厘米差距太远。这里面,显然有我们不知道的作用和原理、方法。如果能研究透彻,或许有利于我们对新材料的研究。
而且对方的刀锋狂猛,不应该能如此轻松的挡下来才对。
这两点,我想问下,秦飞,你当时是怎样感觉、或者说是如何想的?你能那样镇定,说明你有绝对的把握。”
秦飞打开翼龙机甲上的记录资料,“首先说说我是如何挡下那狂猛攻击的。大家看,看上去是一次攻击,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共攻击了22次。”
先前的科学家看着记录,脑子一时间有些宕机:“一瞬间22次,每次反应时间仅仅只有万分之七秒,机甲根本就无法做出这样的应变速度。机甲长刀重达五六百公斤、甚至一吨左右,一瞬间变化22次,这样强大的瞬间应力,能把机甲的手臂给折断。可是我们已经检查过了,翼龙机甲的手臂完好无损,连一点应力过度、或者是材料疲惫的现象都没有。
而且就算是机甲材料能够承受这样的应力,机甲关节部分提供的动力,都不足以承担应力变化中动能的十分之一;那瞬间的电流切换,足以烧毁电机。还有,就算是机甲的智能核心,都没有这样的反应速度;机甲智能核心的反应速度,不过是百分之几秒。”
“是的,机甲当然不能做到,但人能做到、而且是借助自然的规律做到。大家来做一个试验。”
秦飞面色带有一种骄傲,这种骄傲并不让人反感、反而让人觉得特别的有魅力。这不是那么没有内涵的骄傲,而是那种自信的骄傲。
在秦飞的吩咐下,很快就有科学家带来两段铁棍,手指粗细、半米长度。
秦飞左右双手分别握住铁棍,环顾四周,“做好记录哦。”
“已经好了。”科学家们已经将超高速记录设备打开。
“看好了。”秦飞两根铁棍交击,然而并不是众人期待中的一声响动,而是持续不断地交击。一瞬间交击高达50多次,两根铁棍交击的部分,发生明显的凹陷。
“这……”不少科学家眼睛瞪大了,瞬间就明白了什么。能成为科学家当然不是傻瓜,他们只是一时间没有想到关键而已;如今秦飞已经表现出来,这些科学家当然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原因所在。
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回弹现象。只要将两个弹性、刚性俱佳的物品撞击一起、并施加适当的压力,那么相互之间的就会连续不断碰撞、弹起。碰撞后弹起、又被压力压回去,而后再弹起、再被压下……
只要施加的压力合适,这个过程就会不断的重复,直到能量消失。自始至终,施加的压力是恒定的、而只有碰撞过程中发生了自然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机甲和智能核心处理与输出的,仅仅是一个恒量——只要计算好了力量,根本就不需要变化。
而这种反复的碰撞,反复的弹起、碰撞、敲打,更能很好的阻挡和减弱对手的攻击(能量),最终完全遏止对方的攻击。而且这样的反复敲打,也能削弱碰撞部分材料的强度。
当然,道理简单,想要真正的实施就要困难不少,有太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但没关系,只要知道了原因就好。
科学研究中,最困难的,就是只知道现象、而无法探查到本质;这样的研究,就是逆水行舟,困难太多。
而一旦知道了本质,科研也就成了顺水推舟,所有的一切都将十分简单,按照本质“模仿”就好。这所谓的研究,就是数据的积累而已;而这样的研究,完全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科学家只要输入材料、形状、力量等,机器人就会自动反复敲击、记录数据、并绘制成为图表曲线;最后,科学家只要将波峰数据挑选出来,就算是完成了研究。
上官博云若有所思:“道理简单,但想要将这样的技术扩展应用,还是有不少困难;知易行难啊。毕竟,用错了就会送命的。
但用来作为破坏工具等、攻击工具却很有用。也许,可以用来研究新的弹性穿甲弹。
下面说说韵律的事情吧,这才是最实用的。”(未完待续。)
PS: 还是一章。最近忙东方玄幻新书,原本预计三月底出稿,结果昨天才算确定大纲、立意、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