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闯王李自成新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好事。
李淮庸看到听完圣旨的日本人都喜形于色。趁势加热道:“德川将军,本使还有另一件好事告之将军。”
德川家光一听还有好事,眼睛眯了起来:“上使请说!”
李淮庸笑道:“大唐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前唐就相互交好,如今已有千年历史,数年前日本的叛乱由于大唐自身有事处理。并没有帮上忙,吾皇深感有必要加强幕府的力量,所以特批准向日本出售二千支火枪。”
德川家光大感意外,日本在天草四郎叛乱时。为了扑灭乱军,出动了十余万军队,其中只有二百支火枪,这还是从荷兰人手中花了高价钱又答应了诸多条件换到的,当时前明还没有完全灭亡,日本不是没有向前明和唐军请求过支援或出售火器,只是前明岌岌可危根本顾不上日本,而唐军却一口拒绝。
如今大唐一口答应出售二千支火枪,尤如天上掉馅饼之事,有了这支火枪队,幕府完全可以压倒任何有异心的大名,而农民地叛乱更是无关紧要,又有大唐列为不征之国的承诺,可以说德川幕府的地位恐怕要比万世一系的天皇还要巩固。
在将军府接待大唐特使地除了德川家光外,还有松平长四郎、冈部七之助、稻叶千熊丸、水野清吉郎、永井熊之助等幕府重臣,这些人都是德川家光从小玩到大的侍童,可以说是德川家光最信任的人,所有人都张大了嘴,仿佛不敢相信。
德川家光生怕空喜欢一场,小心的道:“不知天朝可还有其他条件,还是单纯的出售火枪?”
其他人也反映过来,永井熊之助向李淮庸鞠了一躬才道:“是啊,不知天朝有何事需要用到幕府,是否海盗侵袭天朝的沿海,需要幕府出力?”
前些天有舰队袭击大唐沿海,将大唐的港口破坏多处,并击沉了无数大唐的商船,日本虽然闭关锁国,但也有耳闻,由于大明时曾有倭寇之乱,幕府生怕大唐怀疑到日本头上,还曾想是否要派人解释。
永井熊之助的话一说,其他人也都吃了一惊,如果天朝怀疑有日本人参与其中作乱,那可是飞来横祸,德川家光连忙向自己的御供众松平长四郎使了一个眼色,松平长四郎会意,连向李淮庸鞠躬才道:“上使大人,日本已闭关锁国,国内的民众不能远航,日本绝无人参与对大唐沿海的侵袭。”
其他人也纷纷保证绝无此事,对于西班牙舰队袭击大唐沿海之事,日本只得到模糊的消息,才会拼命摘清自己。
李淮庸伸手往下压了一压,示意大家安静,开口道:“大家放心,此次袭击大唐沿海的是西夷舰队,吾皇圣明,自不会怪到日本头上。”
德川家光等人也全都松了一口气,永井熊之助连忙接讪:“上使大人,那是否这次大唐向日本出售火枪并无其他任何条件。”
李淮庸笑着点头:“也可以这么说,而且大唐可以保证火枪的性能比荷兰人出售的更加优异,价格也只有荷兰人的四分之一,每支只需五十银币。”
日本人更是欣喜,数名日本重臣叫了起来:“大唐皇帝万岁!”
“不过,天朝对日本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幕府能够接受。”李淮庸这么一转折,日本人心中顿时又浮上了一层阴影,大唐付出这么多,又岂会是小小的建议。
德川家光倒是镇定,有了天朝的支持,德川幕府就能长盛不衰,付出一定代价也是值得,含笑道:“上使大人请讲,只要日本能做,一定做到。”
看到在坐的日本人都神情严肃,李淮庸干净利落的道:“大家轻松一点,其实是很简单之事,日本既然闭关锁国,那干脆彻底一点,将荷兰人也赶出日本的国门,日后除了与天朝的交往,日本不允许任何西夷踏入日本的领土。”
李淮庸话一说完,德川家光松了一口气,当初天草四郎借天主教名义作乱,荷兰人虽然站在幕府一边,但荷兰人毕竟也是天主教徒,若不是日本国内的兰学对日本有用,日本还渴望从荷兰人手上得到火器,幕府早就把荷兰人也赶了出来。如今这些都不成问题,荷兰人似乎也不必留下。
见大将军马上张口要答应,松平长四郎连忙插道:“上使大人,恐怕不妥。”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到了松平长四郎身上,许多人暗暗责怪松平长四郎太过鲁莽,如此明确拒绝天朝的一个小要求,若是得罪了天朝特使,未免得不偿失。
李淮庸早有准备,日本人又不是傻子,一下子就能通过才怪,他故作惊讶的道:“有何不妥?”
松平长四郎心中转了数转,大唐愿意向日本出售火器,而且质量价格都比荷兰要好,以前留下荷兰人的理由似乎都没有了,相反,留下荷兰人多少会有让天主教徒死灰复燃的可能,他顿时期期哎哎的说不出来。
“那大唐是否以后也会向日本出售各种火器?”永井熊之助见松平长四郎说不出来,连忙帮忙。
“当然,本使可以承诺,日本以后需要火器都可以向大唐提出购买,而且价格保证不超过此次交易价格。”事实上大唐以五十银币出售一支火枪,还有将近三至四倍的利润,而荷兰人如果以这个价格出售的话,虽然有赚,但利润远比不上其他物品,荷兰人当然不会做亏本生意,只要荷兰人在火器上没有竞争力,其他物品就难予打入日本市场,这次李鸿基的策略就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对荷兰人打击,一方面趁着日本闭关锁国的机会,让日本彻底关上对外的大门。
李淮庸不知皇帝为何会对小小的日本如此上心,不过他的使命就是完成皇帝的吩咐,见数名日本重臣小声的嘀咕,李淮庸转向了德川家光:“大将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是好事。
李淮庸看到听完圣旨的日本人都喜形于色。趁势加热道:“德川将军,本使还有另一件好事告之将军。”
德川家光一听还有好事,眼睛眯了起来:“上使请说!”
李淮庸笑道:“大唐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前唐就相互交好,如今已有千年历史,数年前日本的叛乱由于大唐自身有事处理。并没有帮上忙,吾皇深感有必要加强幕府的力量,所以特批准向日本出售二千支火枪。”
德川家光大感意外,日本在天草四郎叛乱时。为了扑灭乱军,出动了十余万军队,其中只有二百支火枪,这还是从荷兰人手中花了高价钱又答应了诸多条件换到的,当时前明还没有完全灭亡,日本不是没有向前明和唐军请求过支援或出售火器,只是前明岌岌可危根本顾不上日本,而唐军却一口拒绝。
如今大唐一口答应出售二千支火枪,尤如天上掉馅饼之事,有了这支火枪队,幕府完全可以压倒任何有异心的大名,而农民地叛乱更是无关紧要,又有大唐列为不征之国的承诺,可以说德川幕府的地位恐怕要比万世一系的天皇还要巩固。
在将军府接待大唐特使地除了德川家光外,还有松平长四郎、冈部七之助、稻叶千熊丸、水野清吉郎、永井熊之助等幕府重臣,这些人都是德川家光从小玩到大的侍童,可以说是德川家光最信任的人,所有人都张大了嘴,仿佛不敢相信。
德川家光生怕空喜欢一场,小心的道:“不知天朝可还有其他条件,还是单纯的出售火枪?”
其他人也反映过来,永井熊之助向李淮庸鞠了一躬才道:“是啊,不知天朝有何事需要用到幕府,是否海盗侵袭天朝的沿海,需要幕府出力?”
前些天有舰队袭击大唐沿海,将大唐的港口破坏多处,并击沉了无数大唐的商船,日本虽然闭关锁国,但也有耳闻,由于大明时曾有倭寇之乱,幕府生怕大唐怀疑到日本头上,还曾想是否要派人解释。
永井熊之助的话一说,其他人也都吃了一惊,如果天朝怀疑有日本人参与其中作乱,那可是飞来横祸,德川家光连忙向自己的御供众松平长四郎使了一个眼色,松平长四郎会意,连向李淮庸鞠躬才道:“上使大人,日本已闭关锁国,国内的民众不能远航,日本绝无人参与对大唐沿海的侵袭。”
其他人也纷纷保证绝无此事,对于西班牙舰队袭击大唐沿海之事,日本只得到模糊的消息,才会拼命摘清自己。
李淮庸伸手往下压了一压,示意大家安静,开口道:“大家放心,此次袭击大唐沿海的是西夷舰队,吾皇圣明,自不会怪到日本头上。”
德川家光等人也全都松了一口气,永井熊之助连忙接讪:“上使大人,那是否这次大唐向日本出售火枪并无其他任何条件。”
李淮庸笑着点头:“也可以这么说,而且大唐可以保证火枪的性能比荷兰人出售的更加优异,价格也只有荷兰人的四分之一,每支只需五十银币。”
日本人更是欣喜,数名日本重臣叫了起来:“大唐皇帝万岁!”
“不过,天朝对日本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幕府能够接受。”李淮庸这么一转折,日本人心中顿时又浮上了一层阴影,大唐付出这么多,又岂会是小小的建议。
德川家光倒是镇定,有了天朝的支持,德川幕府就能长盛不衰,付出一定代价也是值得,含笑道:“上使大人请讲,只要日本能做,一定做到。”
看到在坐的日本人都神情严肃,李淮庸干净利落的道:“大家轻松一点,其实是很简单之事,日本既然闭关锁国,那干脆彻底一点,将荷兰人也赶出日本的国门,日后除了与天朝的交往,日本不允许任何西夷踏入日本的领土。”
李淮庸话一说完,德川家光松了一口气,当初天草四郎借天主教名义作乱,荷兰人虽然站在幕府一边,但荷兰人毕竟也是天主教徒,若不是日本国内的兰学对日本有用,日本还渴望从荷兰人手上得到火器,幕府早就把荷兰人也赶了出来。如今这些都不成问题,荷兰人似乎也不必留下。
见大将军马上张口要答应,松平长四郎连忙插道:“上使大人,恐怕不妥。”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到了松平长四郎身上,许多人暗暗责怪松平长四郎太过鲁莽,如此明确拒绝天朝的一个小要求,若是得罪了天朝特使,未免得不偿失。
李淮庸早有准备,日本人又不是傻子,一下子就能通过才怪,他故作惊讶的道:“有何不妥?”
松平长四郎心中转了数转,大唐愿意向日本出售火器,而且质量价格都比荷兰要好,以前留下荷兰人的理由似乎都没有了,相反,留下荷兰人多少会有让天主教徒死灰复燃的可能,他顿时期期哎哎的说不出来。
“那大唐是否以后也会向日本出售各种火器?”永井熊之助见松平长四郎说不出来,连忙帮忙。
“当然,本使可以承诺,日本以后需要火器都可以向大唐提出购买,而且价格保证不超过此次交易价格。”事实上大唐以五十银币出售一支火枪,还有将近三至四倍的利润,而荷兰人如果以这个价格出售的话,虽然有赚,但利润远比不上其他物品,荷兰人当然不会做亏本生意,只要荷兰人在火器上没有竞争力,其他物品就难予打入日本市场,这次李鸿基的策略就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对荷兰人打击,一方面趁着日本闭关锁国的机会,让日本彻底关上对外的大门。
李淮庸不知皇帝为何会对小小的日本如此上心,不过他的使命就是完成皇帝的吩咐,见数名日本重臣小声的嘀咕,李淮庸转向了德川家光:“大将军,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