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蝶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早上醒来时,电热毯已经没有温度了。但我并没有感觉冷,虽然报纸上说成都的最低气温已降到零下4度。时间早上八点半,灰白的晨光透过纱窗均匀地铺洒在写字台上,桌上有一只水杯,暗影冰冷而柔和。
我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坐在窗前开始写信。今天没出太阳,灰蒙蒙的楼顶上方有一群鸟儿在飞翔。它们为什么不象燕儿一样飞到南方去呢?而是成群结队地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一圈又一圈地在寒雾里徘徊,守候着一个关于春天的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写得真好。
我仿佛闻到了油菜花的熏香,吹面不寒的扬柳风轻拂过田野,接天连日,灿灿的金黄。我听见蜜蜂嗡嗡地飞,它们的脚上沾满了花粉,蜂儿漫天飞舞,满世界的花香,在透明的空气中流淌。
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还是个英语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到山上放风筝。
“fly fly fly you kite,high in the sky!
up and down,肉nd and 肉nd,
let your kite fly high!”
孩子们在山坡上唱着英文歌,把风筝飞到天那么高的地方。那些孩子,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而我,也在那以后,因为一场意外的变故,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十年后的我重回这里,早已物是人非,无限感慨。
我住的地方,以前是一所技工学校,校园里种了很多雪松。当初选择在这里租房,是看中这里比较安静,空气清新。最重要的,是房租便宜,套三才280元钱。水电气三通,还带简单家私,虽然破旧,还能凑合用。我的花店刚刚起步,能省就省吧。
我的隔壁住了一对恋人。女的叫凌兰,三十四岁。是我初中同学,二十年的朋友。男的叫王新对,小她八岁,山东人。两人是去年在广东认识,原打算今年十月份结婚的,没想到凌兰却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两人都在打工,广东那地方人生地不熟,费用也太高,所以就回四川治疗,住在我这里。她的母亲也从宜宾老家过来照顾她,老人家住在另一个房间。
最近成都总是停电,所以每晚我都忙到很晚才回家。再说回去早了也没什么意思,凌兰整天卧病在床,早早就关灯睡觉了。今年做什么都不顺,公司的事,个人的事,还有凌兰的病情各种烦恼交织在一起,我快要崩溃了。
有天下班前,我接到一个茶楼的植物租赁业务,当晚必须做完,茶楼明天就开业。晚上八点,凌兰突然打来电话,声音沙哑,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咋了?电话里她竟哭了起来:“你去找找王新对吧!他不见了啊!”
我吓了一跳,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他说去上网查点关于病情的资料,七点半打电话叫他回来,他说马上就回,结果到现在还没回来”
我说,华阳就这么小个地方,不会搞丢的。再说我现在正忙,抽不开身呀。
她又哭了起来,说:“他的手机关机,你给他发个短信吧,我的眼睛看不见,发不了短信。”上星期,凌兰的病情恶化,眼睛充血,视物模糊,站在她面前,她也只能凭模糊的影子和说话的声音判断出对方。
她说:“你给王新对发短信,就说凌兰现在下楼了,上街去找他了。”
“什么?你在哪里?楼下?!你疯了!”我大吃一惊,这么大冷的天,一个卧病在床的重病之人,竟然从六楼跑下来,在一个停电的夜晚,满大街地去找她男朋友!我一下子火了,对她吼起来,快回去!听见没有?你疯了吗?这么冷的天,你的身体
“不,我不回去!我要找他啊!我要找他啊!”她边哭边说,语气充满了悲伤,却异常固执“你不知道的啊,你不知道的。我要找他啊”
我又气又急,忙说,你在哪儿?好好好,我来找你!你在技校门口等我,别乱跑啊,我马上过来!
我把事情交代给同事,急匆匆赶到了技校门口,却没有看见凌兰。我忙打她手机,她说她在街上,具体位置自己也不清楚。我要她叫个三轮到技校门口就是了,我在那里等她。
一会儿功夫,三轮载着凌兰过来了,车上还坐着她的老母亲。我说,你们现在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去找他就是了。老母亲也说:“幺妹啊,快回去了好不?外面冷啊!”凌兰死活不下车,象个不懂事的孩子:“我要找他啊!我要找他啊!你们不知道的!不知道的”她的牙齿一直在渗血,原本轻巧美丽的嘴唇也肿得大大的,这使她有些口齿不清。
我问,王新对什么时候出的家门?她说七点左右。我一听就窝火。人家工作都不要了,整天陪着你,晚上出去一会儿,也就一个多小时,咋就这么神经兮兮的了?难道你还怕王新对丢下你跑了不成?要跑的话人家早就跑了,何必天远地远地陪你到成都。
我心里这么想着,又不敢对她这么讲。却对王新对恼火起来,这家伙手机咋就关机了呢?就算没电了也可以找个公用电话讲一声呀!
我给王新对发了一条短信:快回!凌兰下楼来找你了!
这时,凌兰的手机终于响了。王新对打来的,他已经到家了,没钥匙,进不了门。
看着凌兰在寒风中憔悴的样子,我能说什么呢?重病之人精神总是非常虚弱的,而王新对已成了她全部精神支柱了。
再生障碍性贫血虽不是绝症,但是对于两个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的人来说,高达20万的巨额医疗费,无疑于一座沉重的大山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
凌兰做过十年小学教师,去年辞职去了广东,原想去那边好好发展,不想却遭此厄运。而王新对大学也刚毕业两年。两人全部的积蓄只有不到2万元。王新对每天除了悉心照顾凌兰,还要往返于华阳和华西医大附属医院。两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大圈。
眼看凌兰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而医疗费依然没有着落。这世上,不幸的人太多了,谁又顾得上他们呢?
12月23日,成都商报一个叫姜军的记者来到华阳,在家里采访了他俩,当即表示会为他们上一个专版,还要争取搞一个跟踪报道。那天我们都很激动,报道一刊出,凌兰就有救了。天无绝人之路!本来我都打算和王新对抱一把吉他在圣诞节那天去天府广场卖唱,为凌兰募捐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守在报摊,报纸一到,我就一气买了十份。我急急地翻找着那篇文章,终于在一个并不起眼的版块找到了。只有约四分之一的版面,并且,是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总标题为绝症绝恋。左边是另一对恋人的故事,标题为爱情来了,爱人走了,写的是一个因白血病而死去的男主人公的生死绝恋,那个男主人公刚于几天前去世。右边是凌兰的故事,标题为执爱之手,死不撒手。两个故事有一个总的附标题:他和她,一样的不幸:都是身患绝症;但他和她却有一样的命运;痴心恋人至死不渝!
我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仔细读完全文,故事被严重压缩变形,没有任何拯救生命的呼吁!甚至,连救助热线也没有留!如果只看标题,还以为凌兰已经死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只是讴歌一下这两对恋人的生死爱情。
我悲愤交加!
滚他妈的蛋!人还活着,就宣布了人家的死刑!
那晚是平安夜,我竟然和王新对大吵了一... -->>
早上醒来时,电热毯已经没有温度了。但我并没有感觉冷,虽然报纸上说成都的最低气温已降到零下4度。时间早上八点半,灰白的晨光透过纱窗均匀地铺洒在写字台上,桌上有一只水杯,暗影冰冷而柔和。
我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坐在窗前开始写信。今天没出太阳,灰蒙蒙的楼顶上方有一群鸟儿在飞翔。它们为什么不象燕儿一样飞到南方去呢?而是成群结队地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一圈又一圈地在寒雾里徘徊,守候着一个关于春天的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写得真好。
我仿佛闻到了油菜花的熏香,吹面不寒的扬柳风轻拂过田野,接天连日,灿灿的金黄。我听见蜜蜂嗡嗡地飞,它们的脚上沾满了花粉,蜂儿漫天飞舞,满世界的花香,在透明的空气中流淌。
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还是个英语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到山上放风筝。
“fly fly fly you kite,high in the sky!
up and down,肉nd and 肉nd,
let your kite fly high!”
孩子们在山坡上唱着英文歌,把风筝飞到天那么高的地方。那些孩子,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而我,也在那以后,因为一场意外的变故,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十年后的我重回这里,早已物是人非,无限感慨。
我住的地方,以前是一所技工学校,校园里种了很多雪松。当初选择在这里租房,是看中这里比较安静,空气清新。最重要的,是房租便宜,套三才280元钱。水电气三通,还带简单家私,虽然破旧,还能凑合用。我的花店刚刚起步,能省就省吧。
我的隔壁住了一对恋人。女的叫凌兰,三十四岁。是我初中同学,二十年的朋友。男的叫王新对,小她八岁,山东人。两人是去年在广东认识,原打算今年十月份结婚的,没想到凌兰却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两人都在打工,广东那地方人生地不熟,费用也太高,所以就回四川治疗,住在我这里。她的母亲也从宜宾老家过来照顾她,老人家住在另一个房间。
最近成都总是停电,所以每晚我都忙到很晚才回家。再说回去早了也没什么意思,凌兰整天卧病在床,早早就关灯睡觉了。今年做什么都不顺,公司的事,个人的事,还有凌兰的病情各种烦恼交织在一起,我快要崩溃了。
有天下班前,我接到一个茶楼的植物租赁业务,当晚必须做完,茶楼明天就开业。晚上八点,凌兰突然打来电话,声音沙哑,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咋了?电话里她竟哭了起来:“你去找找王新对吧!他不见了啊!”
我吓了一跳,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他说去上网查点关于病情的资料,七点半打电话叫他回来,他说马上就回,结果到现在还没回来”
我说,华阳就这么小个地方,不会搞丢的。再说我现在正忙,抽不开身呀。
她又哭了起来,说:“他的手机关机,你给他发个短信吧,我的眼睛看不见,发不了短信。”上星期,凌兰的病情恶化,眼睛充血,视物模糊,站在她面前,她也只能凭模糊的影子和说话的声音判断出对方。
她说:“你给王新对发短信,就说凌兰现在下楼了,上街去找他了。”
“什么?你在哪里?楼下?!你疯了!”我大吃一惊,这么大冷的天,一个卧病在床的重病之人,竟然从六楼跑下来,在一个停电的夜晚,满大街地去找她男朋友!我一下子火了,对她吼起来,快回去!听见没有?你疯了吗?这么冷的天,你的身体
“不,我不回去!我要找他啊!我要找他啊!”她边哭边说,语气充满了悲伤,却异常固执“你不知道的啊,你不知道的。我要找他啊”
我又气又急,忙说,你在哪儿?好好好,我来找你!你在技校门口等我,别乱跑啊,我马上过来!
我把事情交代给同事,急匆匆赶到了技校门口,却没有看见凌兰。我忙打她手机,她说她在街上,具体位置自己也不清楚。我要她叫个三轮到技校门口就是了,我在那里等她。
一会儿功夫,三轮载着凌兰过来了,车上还坐着她的老母亲。我说,你们现在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去找他就是了。老母亲也说:“幺妹啊,快回去了好不?外面冷啊!”凌兰死活不下车,象个不懂事的孩子:“我要找他啊!我要找他啊!你们不知道的!不知道的”她的牙齿一直在渗血,原本轻巧美丽的嘴唇也肿得大大的,这使她有些口齿不清。
我问,王新对什么时候出的家门?她说七点左右。我一听就窝火。人家工作都不要了,整天陪着你,晚上出去一会儿,也就一个多小时,咋就这么神经兮兮的了?难道你还怕王新对丢下你跑了不成?要跑的话人家早就跑了,何必天远地远地陪你到成都。
我心里这么想着,又不敢对她这么讲。却对王新对恼火起来,这家伙手机咋就关机了呢?就算没电了也可以找个公用电话讲一声呀!
我给王新对发了一条短信:快回!凌兰下楼来找你了!
这时,凌兰的手机终于响了。王新对打来的,他已经到家了,没钥匙,进不了门。
看着凌兰在寒风中憔悴的样子,我能说什么呢?重病之人精神总是非常虚弱的,而王新对已成了她全部精神支柱了。
再生障碍性贫血虽不是绝症,但是对于两个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的人来说,高达20万的巨额医疗费,无疑于一座沉重的大山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
凌兰做过十年小学教师,去年辞职去了广东,原想去那边好好发展,不想却遭此厄运。而王新对大学也刚毕业两年。两人全部的积蓄只有不到2万元。王新对每天除了悉心照顾凌兰,还要往返于华阳和华西医大附属医院。两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大圈。
眼看凌兰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而医疗费依然没有着落。这世上,不幸的人太多了,谁又顾得上他们呢?
12月23日,成都商报一个叫姜军的记者来到华阳,在家里采访了他俩,当即表示会为他们上一个专版,还要争取搞一个跟踪报道。那天我们都很激动,报道一刊出,凌兰就有救了。天无绝人之路!本来我都打算和王新对抱一把吉他在圣诞节那天去天府广场卖唱,为凌兰募捐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守在报摊,报纸一到,我就一气买了十份。我急急地翻找着那篇文章,终于在一个并不起眼的版块找到了。只有约四分之一的版面,并且,是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总标题为绝症绝恋。左边是另一对恋人的故事,标题为爱情来了,爱人走了,写的是一个因白血病而死去的男主人公的生死绝恋,那个男主人公刚于几天前去世。右边是凌兰的故事,标题为执爱之手,死不撒手。两个故事有一个总的附标题:他和她,一样的不幸:都是身患绝症;但他和她却有一样的命运;痴心恋人至死不渝!
我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仔细读完全文,故事被严重压缩变形,没有任何拯救生命的呼吁!甚至,连救助热线也没有留!如果只看标题,还以为凌兰已经死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只是讴歌一下这两对恋人的生死爱情。
我悲愤交加!
滚他妈的蛋!人还活着,就宣布了人家的死刑!
那晚是平安夜,我竟然和王新对大吵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