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亚历山大四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斐利略正是后来博斯普鲁斯王国斐利略王朝的创建者胜利者”斐利略一世“(前348-前290),就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一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传奇色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手下的外籍骑兵长官、博斯普鲁斯王国狄奥多西亚的雇佣军、斯帕尔多科斯王朝军官、狄奥多西亚僭主、斐利略王朝国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他在位期间,博斯普鲁斯王国达到第一次有史料记载的盛世,虽然他本人的王位是趁前朝内乱篡权而来,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发挥自身才能,使博斯普鲁斯王国走向的稳定与繁荣。
在他的统治下,博斯普鲁斯王国征服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并且通过政府支持的学园逐渐将半岛上的斯基泰人部落同化,使之与黑海希腊人共存,直到他在前290年去世,博斯普鲁斯已经成为希腊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粮仓和铁器工厂,成为了黑海北岸的文明之光。
此外,这位国王至少还留下了两本诗集(《荒原集》《凯歌集》)、一本自传(《我的波斯战记》)和许多政治军事着作(《国王论》《骑兵论》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希腊化时代伟大帝王之一了。
同前朝开国一世国王一样,斐利略出生于一个色雷斯部落,据他自己的自述可以推得他的出生大约为公元前348年。他的童年默默无闻,没有显赫的身世,出生时也没有天地异象,所有一切都无从探寻。他唯一一本自传《我的波斯战记》只讲述了前334年至前320年他的经历,甚至在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我们也只能找到他20岁以后的记载。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必定是部落中较为强壮且头脑聪明的勇士,以至于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从赫勒斯旁渡海进攻波斯时,年仅14岁的斐利略成为了至少两百五十名色雷斯骑兵的指挥者,这甚至比后来成为埃及法老的托勒密一世大放异彩的时间还要早。
但是在刚刚进入波斯的小亚细亚战场上,斐利略的表现却并不是很好,据他自己的述说:“(小亚细亚)这些城的陷落似乎并没有我的马蹄踏过。”但这也是由于亚历山大在小亚细亚的作战主要是些攻城战有关。
公元前333年春,随着马其顿的军队进入黎凡特,在伊苏斯与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这场战役马其顿以少胜多,不多于四万人的马其顿军队战胜了至少十万人以上的波斯大军,其中由15岁的斐利略所率领的约2000名骑兵(大概是所有马其顿骑兵的1\/3)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此战前虽然波斯军队受到后勤的困扰,但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战斗前,亚历山大害怕波斯军队依靠数量优势包抄,所以命令位于左翼的部队沿着海岸前进,他本人于右翼坐镇而主力的马其顿方阵位于中间,同时,波斯的主帅大流士三世(darius3)将其重要的骑兵放置在右翼,本人于中央坐镇。
战斗开始后,波斯军队占据了优势,波斯的重装骑兵向左翼发动了猛攻,亚历山大看到大流士将更多的军队聚集于军阵之后,便判断波斯军将向左翼进攻,但此时波斯军队已经占有了有利地理位置,使得马其顿步兵只能沿着陡峭的河岸进攻,也使得右翼的亚历山大抽不开身。
很快,波斯军的骑兵便逼近皮那鲁斯河,位于左侧指挥的马其顿大将帕曼纽沉着迎战,但终究寡不敌众处于劣势。就在这时,斐利略命令其他骑兵仍然坚守河岸沿着海岸且战且退,不给波斯军队包抄的机会,然后亲自带着两百名骑兵绕过帕曼纽将军的方阵自中央冲击敌方。幸运的是,阿瑞斯神站在了马其顿的一方,波斯的希腊佣兵不堪一击,随着亚历山大反应过来,将右翼分为两股,自右侧击溃对方左翼并完成包抄,而斐利略带领的突击队甚至杀到中军,并俘虏了那些军眷。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波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在此次战役后彻底崩盘。
此后,斐利略受到亚历山大的青睐,担任了多次战役的骑兵指挥官,在波斯的一系列战斗中表现了极高的军事素质。公元前324年初,斐利略24岁的人生本应平步青云、走上巅峰,但由于对亚历山大无休止远征的厌恶(但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是攫取权利的欲望),使得他参与了一次军队哗变,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结束了远征中亚和印度,亚历山大对士兵生命的冷漠以及建立功业的狂热与马其顿老兵思乡和对于战斗的厌倦之间的矛盾展露出来,在到达美索不达米亚的俄庇斯(opis)时军队发生了哗变,虽然最后哗变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仍有人受到了惩罚,斐利略就是其中一个。
处罚之后,斐利略失去了所有军队地位和赚取的财富,跟随亚历山大的将军克拉特鲁斯还有许多马其顿老兵返回,但324年末到达小亚细亚时他脱离了队伍,带领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小亚细亚山民当起了商队护卫来到北方的博斯普鲁斯王国。
如果命运就此结束,斐利略也就只是阿里安和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笔下名不见经传的将军,也许只是寥寥几笔,但作为亚历山大征伐波斯的全程参与者,他也足以引以为傲了,可惜结果不是怎么美好。当然,他的传奇人生还远远没有结束。
前323年末,斐利略成为了国王帕里萨德斯的雇佣军成员,驻扎在刻赤半岛西侧的狄奥多西亚(theodosia)。同年斐利略成婚,娶了一个雅典的逃难者,这个逃难者自称是亚里士多德的孙女,其真实性不得而知,但确确实实使得斐利略开始了他的着述生涯。他在《我的波斯战记》中写到:“她就是那深夜里的明灯,指引我从波斯之后的颓废中归来。”
... -->>
这个斐利略正是后来博斯普鲁斯王国斐利略王朝的创建者胜利者”斐利略一世“(前348-前290),就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一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传奇色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手下的外籍骑兵长官、博斯普鲁斯王国狄奥多西亚的雇佣军、斯帕尔多科斯王朝军官、狄奥多西亚僭主、斐利略王朝国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他在位期间,博斯普鲁斯王国达到第一次有史料记载的盛世,虽然他本人的王位是趁前朝内乱篡权而来,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发挥自身才能,使博斯普鲁斯王国走向的稳定与繁荣。
在他的统治下,博斯普鲁斯王国征服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并且通过政府支持的学园逐渐将半岛上的斯基泰人部落同化,使之与黑海希腊人共存,直到他在前290年去世,博斯普鲁斯已经成为希腊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粮仓和铁器工厂,成为了黑海北岸的文明之光。
此外,这位国王至少还留下了两本诗集(《荒原集》《凯歌集》)、一本自传(《我的波斯战记》)和许多政治军事着作(《国王论》《骑兵论》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希腊化时代伟大帝王之一了。
同前朝开国一世国王一样,斐利略出生于一个色雷斯部落,据他自己的自述可以推得他的出生大约为公元前348年。他的童年默默无闻,没有显赫的身世,出生时也没有天地异象,所有一切都无从探寻。他唯一一本自传《我的波斯战记》只讲述了前334年至前320年他的经历,甚至在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我们也只能找到他20岁以后的记载。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必定是部落中较为强壮且头脑聪明的勇士,以至于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从赫勒斯旁渡海进攻波斯时,年仅14岁的斐利略成为了至少两百五十名色雷斯骑兵的指挥者,这甚至比后来成为埃及法老的托勒密一世大放异彩的时间还要早。
但是在刚刚进入波斯的小亚细亚战场上,斐利略的表现却并不是很好,据他自己的述说:“(小亚细亚)这些城的陷落似乎并没有我的马蹄踏过。”但这也是由于亚历山大在小亚细亚的作战主要是些攻城战有关。
公元前333年春,随着马其顿的军队进入黎凡特,在伊苏斯与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这场战役马其顿以少胜多,不多于四万人的马其顿军队战胜了至少十万人以上的波斯大军,其中由15岁的斐利略所率领的约2000名骑兵(大概是所有马其顿骑兵的1\/3)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此战前虽然波斯军队受到后勤的困扰,但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战斗前,亚历山大害怕波斯军队依靠数量优势包抄,所以命令位于左翼的部队沿着海岸前进,他本人于右翼坐镇而主力的马其顿方阵位于中间,同时,波斯的主帅大流士三世(darius3)将其重要的骑兵放置在右翼,本人于中央坐镇。
战斗开始后,波斯军队占据了优势,波斯的重装骑兵向左翼发动了猛攻,亚历山大看到大流士将更多的军队聚集于军阵之后,便判断波斯军将向左翼进攻,但此时波斯军队已经占有了有利地理位置,使得马其顿步兵只能沿着陡峭的河岸进攻,也使得右翼的亚历山大抽不开身。
很快,波斯军的骑兵便逼近皮那鲁斯河,位于左侧指挥的马其顿大将帕曼纽沉着迎战,但终究寡不敌众处于劣势。就在这时,斐利略命令其他骑兵仍然坚守河岸沿着海岸且战且退,不给波斯军队包抄的机会,然后亲自带着两百名骑兵绕过帕曼纽将军的方阵自中央冲击敌方。幸运的是,阿瑞斯神站在了马其顿的一方,波斯的希腊佣兵不堪一击,随着亚历山大反应过来,将右翼分为两股,自右侧击溃对方左翼并完成包抄,而斐利略带领的突击队甚至杀到中军,并俘虏了那些军眷。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波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在此次战役后彻底崩盘。
此后,斐利略受到亚历山大的青睐,担任了多次战役的骑兵指挥官,在波斯的一系列战斗中表现了极高的军事素质。公元前324年初,斐利略24岁的人生本应平步青云、走上巅峰,但由于对亚历山大无休止远征的厌恶(但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是攫取权利的欲望),使得他参与了一次军队哗变,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结束了远征中亚和印度,亚历山大对士兵生命的冷漠以及建立功业的狂热与马其顿老兵思乡和对于战斗的厌倦之间的矛盾展露出来,在到达美索不达米亚的俄庇斯(opis)时军队发生了哗变,虽然最后哗变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仍有人受到了惩罚,斐利略就是其中一个。
处罚之后,斐利略失去了所有军队地位和赚取的财富,跟随亚历山大的将军克拉特鲁斯还有许多马其顿老兵返回,但324年末到达小亚细亚时他脱离了队伍,带领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小亚细亚山民当起了商队护卫来到北方的博斯普鲁斯王国。
如果命运就此结束,斐利略也就只是阿里安和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笔下名不见经传的将军,也许只是寥寥几笔,但作为亚历山大征伐波斯的全程参与者,他也足以引以为傲了,可惜结果不是怎么美好。当然,他的传奇人生还远远没有结束。
前323年末,斐利略成为了国王帕里萨德斯的雇佣军成员,驻扎在刻赤半岛西侧的狄奥多西亚(theodosia)。同年斐利略成婚,娶了一个雅典的逃难者,这个逃难者自称是亚里士多德的孙女,其真实性不得而知,但确确实实使得斐利略开始了他的着述生涯。他在《我的波斯战记》中写到:“她就是那深夜里的明灯,指引我从波斯之后的颓废中归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