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汉宫名媛王昭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轻舟直下,到了江陵作短暂的逗留,等各地采选的良家女子集中之后,方始转由陆路北上。自襄阳折往西北,出紫荆经蓝田,入长安。
长安城高三丈五尺,周围六十五里,南北形状不同,城南是南斗,城北为北斗形,所以有人叫长安城为斗城。
斗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斗,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帝都繁华,甲于天下。但昭君未能细细领略。安车自长安东面的青城门驶入。一直便趋掖庭。
掖庭在未央宫,是汉初所建的三宫之一。周围有二十八里之广,内有殿阁三十二处,金铺玉户、青琐丹墀,富丽非凡。妃嫔所住的后宫。名为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取其芬香温燥。其中共分八区,或称殿、或称舍,最有名的是第一区昭阳殿与第三区增成舍,玉砌朱栏黄金槛,处处与众不同。
掖庭就在后宫的两翼,分东西两处,秭归四美,分配在东掖庭,入门之初,照例登录,首先上前的是韩文。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管登录的宦官问。
“我叫韩文,荆襄秭归人。”
“长得倒还文静。”那宦官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又问:“有什么特长?”
“我会刺绣。”
“那很好。深宫寂寞,不愁日子不能打发了!”宦官提高了声音叫:“下一个。”
下一个便是赵美,自己报了姓名籍贯。不知怎么,那宦官对她的印象不好,话就不好听了。
“名美而已!”
虽只四个字,却让赵美如箭穿心般难受。林采见她满脸通红,泪光闪现,知道她听懂了那宦官的刻薄话,说她“名美人不美”急忙握住她的手,投以抚慰的眼色。
“你呢?”宦官不理赵美,看着林采问:“是何名字?”
“林采。双木林,风采的采。”
“风采不坏!那里人?”
“我们四个,都是秭归来的。”林采一面回答,一面回头看着昭君。
这一下,使得原本为众所瞩目的昭君,越发吸引了所有的视线。那宦官将她从头看到脚,不断地点着头。
为了掩饰羞窘,昭君索性自己报名“我叫王嫱。”
“哪个祥?吉祥的祥?”
“是女字旁,一个吝啬的啬字。”
“这个字倒少见。”
“她又叫昭君。”林采接口“昭彰的昭,君王的君。”
“这个名字好!册籍上就登记王昭君好了。”
突如其来地插嘴,兼以声音阴冷,昭君与林采都微一吃惊。抬眼看去,方始发现宦官身后,高大宫门所遮蔽的阴影中站着一个又干又瘦的中年人,脸如削瓜,鹰鼻鼠眼,看上去不似善类。但看他的服饰,听他发号施令的口气。便知他的身分不低。林采比较世故。便即报以一笑,那人却毫无表情,一双眼睛只盯着昭君。
那宦官登录了名字,便又问道:“你有什么特长?”
“一无所长?”
“不,不!”林采赶紧又说:“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精于女红,是我们秭归的第一美人。”
“名不虚传。”宦官指着昭君所提的布囊问:“那是什么?”
“琵琶。”
“琵琶!好极了,好极了。恭喜你!圣上最喜爱的乐器,就是琵琶。”
昭君诚然多才多艺,但洒扫铺设这些收拾屋子的琐事。在家绝少自己动手。所以一到了被指定的住处,望着萧然四壁,与地上杂置的箱笼,领有茫然之感。
“昭君,”出现在门口的林采,诧异地问:“你在发什么愣?”
“我不知道从何措手?”
“喔,”林采笑道:“你从没有自己做过,难怪你!来,我来帮你。”
于是反客为主,一切都是林采安排,昭君反而只是听指挥、供奔走而已。
一面做事一面说闲话。林采的行李不多。老早布置好了,还去各处串门,打听到好些有关掖庭的情形,此时一一说与昭君。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掖庭令孙镇调职了。
“怪不得!我老在纳闷,怎么到了掖庭,是他自己所管的地方,反倒不见他的踪影。”昭君接着问说:“那么,新任的掖庭令是谁呢?”
“就是站在大门口,阴恻恻,脸上没有四两肉的那个人,名叫史衡之。这个人,”林采向窗外张望了一下,虽无人偷听,还恐隔墙有耳,特意走近昭君身边,低声说道:“这史衡之阴险无比,可得当心他!”
“喔,林姐姐,你必是听到什么了?”
“是啊!不然我亦不好随便冤枉一个人。据说,他原是孙镇提拔起来的。这一次孙镇出使,由他代理,居然秘密地奏了一本,说孙镇的措施如何乖方?是告到皇太后那里,皇太后便吩咐皇上,拿孙镇调出去管离宫。史衡之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掖庭令。”
“这么说,掖庭是归皇太后管?”
“皇太后要拿权,也没有她的办法。”林采的兴趣在谈史衡之,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史衡之这个人,心很黑,死要红包。”
“这。我爹已经替我准备了,是十两银子的见面礼。”
“你送十两,我也送十两。还有,”林采问道:“照料我们起居的傅婆婆,也该给个红包。你看送多少?”
“至少也得五两吧?”
“好!我去通知韩文、赵美,大家送一样的数目。”
林采一走,傅婆婆正好也来了。名为“婆婆”实在是个中年妇人,肥大白胖,风韵犹存,只是举止言语,装成老祖母的样子,所以成了“傅婆婆”
傅婆婆是掖庭中许多女执事之一。掖庭的房舍,千篇一律,一排一排,鳞次栉比。每一排中间是一条南北向的甬道,称为“永巷”东掖庭共有四十二条永巷。便有四十二个像傅婆婆这样的女执事。她们的身分不上不下,类似大户人家的“管家婆”权威要看主人信任的程度而定。傅婆婆很能干,一直都受掖庭令的看重,所以在东掖庭中,是个有头有脸的女执事。
她的能干,当然包括知人之明在内。第一眼看到昭君,便知她在掖庭。不过如逆旅的过客。因而特献殷勤,来看看有什么可以争取昭君好感的机会。
傅婆婆问长问短。殷勤得很。却又不是没话找话瞎敷衍。
所问的话。不是人家担心的,便是人家有兴趣的。在昭君看,世上从未有像傅婆婆这样善体人情的人,因而一下子就全心倾服了。
看看敷衍得够了,傅婆婆起身说道:“王姑娘,我就住在北头小屋。不拘时候,有事尽管招呼我,不要怕不好意思,脸皮薄,自己吃亏。”
不说她自己愿意日夜照料。却提出忠告,说“脸皮薄,自己吃亏”这话在昭君听来,亲切无比,不由得便说:“傅婆婆,你请慢走!”她把本预备等林采来,一起交出去的红包取了出来,递到傅婆婆手上“这十两银子,烦你送给史长官。”
傅婆婆想了一下说:“好!先存在我这里。等多几个人托我,一起送上去。”
“对了!托付了你,了我一件事。这五两银子,送你买件袄穿!”
“这可是受之有愧了!我如果不收,你心里一定咕噜。以为我嫌少。”傅婆婆很恳切地说:“说实话,王姑娘,我指望你的,不是这么五两银子。这话——暂时也不必说它!反正我领你的盛情就是。”
傅婆婆倒真的是一片好心,巴望昭君即日就能上承恩宠,很想替她在史衡之面前,重托一托。但初想如此,再想不妥,这个新任的掖庭令,疑心病特重,必以为自己是受了昭君的多大的好处,所以力荐,那就弄巧成拙了。
不过,她本心也真的喜爱昭君,入晚无事,又来探望。对灯独坐,乡思飞越的昭君,遣愁无计。当然也欢迎有这样一个人来闲谈破闷,所以急忙起身让坐,态度上表现得很热烈。
“一个人在想家?”
昭君笑了,然后点点头问:“傅婆婆怎么知道?”
“这我看得多了。我也不来劝你,劝亦无用,过些日子,自然而然就好了。”
“但愿‘这些日子’快快过去。”
“别人不敢说,像你,这不过短短的几天。”傅婆婆说:“一出了头。花团锦簇的日子,即使想家也不要紧!”
“怎么呢?”
“那时候,你要——”傅婆婆突然问说:“王姑娘,府上还有那些人?”
“爹、娘,两个哥哥!”
“都好福气。”傅婆婆脱口称赞。
这意思是说。父母两兄都可因她的承宠而贵盛。果能如此,自然得极大的安慰。昭君不由得绽开了笑容。
“唉!”傅婆婆突然叹口气“今天我才懂了。”
>
轻舟直下,到了江陵作短暂的逗留,等各地采选的良家女子集中之后,方始转由陆路北上。自襄阳折往西北,出紫荆经蓝田,入长安。
长安城高三丈五尺,周围六十五里,南北形状不同,城南是南斗,城北为北斗形,所以有人叫长安城为斗城。
斗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斗,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帝都繁华,甲于天下。但昭君未能细细领略。安车自长安东面的青城门驶入。一直便趋掖庭。
掖庭在未央宫,是汉初所建的三宫之一。周围有二十八里之广,内有殿阁三十二处,金铺玉户、青琐丹墀,富丽非凡。妃嫔所住的后宫。名为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取其芬香温燥。其中共分八区,或称殿、或称舍,最有名的是第一区昭阳殿与第三区增成舍,玉砌朱栏黄金槛,处处与众不同。
掖庭就在后宫的两翼,分东西两处,秭归四美,分配在东掖庭,入门之初,照例登录,首先上前的是韩文。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管登录的宦官问。
“我叫韩文,荆襄秭归人。”
“长得倒还文静。”那宦官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又问:“有什么特长?”
“我会刺绣。”
“那很好。深宫寂寞,不愁日子不能打发了!”宦官提高了声音叫:“下一个。”
下一个便是赵美,自己报了姓名籍贯。不知怎么,那宦官对她的印象不好,话就不好听了。
“名美而已!”
虽只四个字,却让赵美如箭穿心般难受。林采见她满脸通红,泪光闪现,知道她听懂了那宦官的刻薄话,说她“名美人不美”急忙握住她的手,投以抚慰的眼色。
“你呢?”宦官不理赵美,看着林采问:“是何名字?”
“林采。双木林,风采的采。”
“风采不坏!那里人?”
“我们四个,都是秭归来的。”林采一面回答,一面回头看着昭君。
这一下,使得原本为众所瞩目的昭君,越发吸引了所有的视线。那宦官将她从头看到脚,不断地点着头。
为了掩饰羞窘,昭君索性自己报名“我叫王嫱。”
“哪个祥?吉祥的祥?”
“是女字旁,一个吝啬的啬字。”
“这个字倒少见。”
“她又叫昭君。”林采接口“昭彰的昭,君王的君。”
“这个名字好!册籍上就登记王昭君好了。”
突如其来地插嘴,兼以声音阴冷,昭君与林采都微一吃惊。抬眼看去,方始发现宦官身后,高大宫门所遮蔽的阴影中站着一个又干又瘦的中年人,脸如削瓜,鹰鼻鼠眼,看上去不似善类。但看他的服饰,听他发号施令的口气。便知他的身分不低。林采比较世故。便即报以一笑,那人却毫无表情,一双眼睛只盯着昭君。
那宦官登录了名字,便又问道:“你有什么特长?”
“一无所长?”
“不,不!”林采赶紧又说:“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精于女红,是我们秭归的第一美人。”
“名不虚传。”宦官指着昭君所提的布囊问:“那是什么?”
“琵琶。”
“琵琶!好极了,好极了。恭喜你!圣上最喜爱的乐器,就是琵琶。”
昭君诚然多才多艺,但洒扫铺设这些收拾屋子的琐事。在家绝少自己动手。所以一到了被指定的住处,望着萧然四壁,与地上杂置的箱笼,领有茫然之感。
“昭君,”出现在门口的林采,诧异地问:“你在发什么愣?”
“我不知道从何措手?”
“喔,”林采笑道:“你从没有自己做过,难怪你!来,我来帮你。”
于是反客为主,一切都是林采安排,昭君反而只是听指挥、供奔走而已。
一面做事一面说闲话。林采的行李不多。老早布置好了,还去各处串门,打听到好些有关掖庭的情形,此时一一说与昭君。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掖庭令孙镇调职了。
“怪不得!我老在纳闷,怎么到了掖庭,是他自己所管的地方,反倒不见他的踪影。”昭君接着问说:“那么,新任的掖庭令是谁呢?”
“就是站在大门口,阴恻恻,脸上没有四两肉的那个人,名叫史衡之。这个人,”林采向窗外张望了一下,虽无人偷听,还恐隔墙有耳,特意走近昭君身边,低声说道:“这史衡之阴险无比,可得当心他!”
“喔,林姐姐,你必是听到什么了?”
“是啊!不然我亦不好随便冤枉一个人。据说,他原是孙镇提拔起来的。这一次孙镇出使,由他代理,居然秘密地奏了一本,说孙镇的措施如何乖方?是告到皇太后那里,皇太后便吩咐皇上,拿孙镇调出去管离宫。史衡之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掖庭令。”
“这么说,掖庭是归皇太后管?”
“皇太后要拿权,也没有她的办法。”林采的兴趣在谈史衡之,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史衡之这个人,心很黑,死要红包。”
“这。我爹已经替我准备了,是十两银子的见面礼。”
“你送十两,我也送十两。还有,”林采问道:“照料我们起居的傅婆婆,也该给个红包。你看送多少?”
“至少也得五两吧?”
“好!我去通知韩文、赵美,大家送一样的数目。”
林采一走,傅婆婆正好也来了。名为“婆婆”实在是个中年妇人,肥大白胖,风韵犹存,只是举止言语,装成老祖母的样子,所以成了“傅婆婆”
傅婆婆是掖庭中许多女执事之一。掖庭的房舍,千篇一律,一排一排,鳞次栉比。每一排中间是一条南北向的甬道,称为“永巷”东掖庭共有四十二条永巷。便有四十二个像傅婆婆这样的女执事。她们的身分不上不下,类似大户人家的“管家婆”权威要看主人信任的程度而定。傅婆婆很能干,一直都受掖庭令的看重,所以在东掖庭中,是个有头有脸的女执事。
她的能干,当然包括知人之明在内。第一眼看到昭君,便知她在掖庭。不过如逆旅的过客。因而特献殷勤,来看看有什么可以争取昭君好感的机会。
傅婆婆问长问短。殷勤得很。却又不是没话找话瞎敷衍。
所问的话。不是人家担心的,便是人家有兴趣的。在昭君看,世上从未有像傅婆婆这样善体人情的人,因而一下子就全心倾服了。
看看敷衍得够了,傅婆婆起身说道:“王姑娘,我就住在北头小屋。不拘时候,有事尽管招呼我,不要怕不好意思,脸皮薄,自己吃亏。”
不说她自己愿意日夜照料。却提出忠告,说“脸皮薄,自己吃亏”这话在昭君听来,亲切无比,不由得便说:“傅婆婆,你请慢走!”她把本预备等林采来,一起交出去的红包取了出来,递到傅婆婆手上“这十两银子,烦你送给史长官。”
傅婆婆想了一下说:“好!先存在我这里。等多几个人托我,一起送上去。”
“对了!托付了你,了我一件事。这五两银子,送你买件袄穿!”
“这可是受之有愧了!我如果不收,你心里一定咕噜。以为我嫌少。”傅婆婆很恳切地说:“说实话,王姑娘,我指望你的,不是这么五两银子。这话——暂时也不必说它!反正我领你的盛情就是。”
傅婆婆倒真的是一片好心,巴望昭君即日就能上承恩宠,很想替她在史衡之面前,重托一托。但初想如此,再想不妥,这个新任的掖庭令,疑心病特重,必以为自己是受了昭君的多大的好处,所以力荐,那就弄巧成拙了。
不过,她本心也真的喜爱昭君,入晚无事,又来探望。对灯独坐,乡思飞越的昭君,遣愁无计。当然也欢迎有这样一个人来闲谈破闷,所以急忙起身让坐,态度上表现得很热烈。
“一个人在想家?”
昭君笑了,然后点点头问:“傅婆婆怎么知道?”
“这我看得多了。我也不来劝你,劝亦无用,过些日子,自然而然就好了。”
“但愿‘这些日子’快快过去。”
“别人不敢说,像你,这不过短短的几天。”傅婆婆说:“一出了头。花团锦簇的日子,即使想家也不要紧!”
“怎么呢?”
“那时候,你要——”傅婆婆突然问说:“王姑娘,府上还有那些人?”
“爹、娘,两个哥哥!”
“都好福气。”傅婆婆脱口称赞。
这意思是说。父母两兄都可因她的承宠而贵盛。果能如此,自然得极大的安慰。昭君不由得绽开了笑容。
“唉!”傅婆婆突然叹口气“今天我才懂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