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农门贵女有点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秋月圆,郑家也是团团圆圆的坐了满屋子,上到太婆,下到郑小虎,加上姑婆姑丈和袁承表哥,满满当当三十口人,仅缺了一个二奶奶胡氏在自己的家。
屋里坐不下这么多人,还把桌子搬到了外面屋檐下,就着蒙蒙的天光,看着初升的月亮,说起家常琐事、科举功名。
几盏油灯高高的摆放在窗台上,摇曳跳跃着橘黄的光芒,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挤挤挨挨三张桌子,最小的一辈单独占据一桌,吵吵闹闹的,比长辈们可要高声多了。
云萝的一左一右都被郑嘟嘟和郑小虎牢牢占据着,哪怕三姐除了会往他们面前的小碗里夹菜之外,根本就不会多余的照顾他们,他们依然觉得此乃黄金地段。
小一和小二有样学样,一会儿试图往云萝这边扑腾,一会儿也想要自己抓着勺子吃饭,闹得云桃左支右拙,忙出了一头的热闹,那嗓子也是越喊越大声。
云萱看得好笑,就不时的伸手帮忙照顾一下,回头又要帮身旁人小手短的云梅和文彬夹个菜、盛个汤。
剩下的一边,袁承和虎头坐在同一条长凳上,下筷如飞、埋头大吃,还要不时的闹一闹刚被姐姐们安抚下来的小弟弟们,挑起了小娃儿们的闹腾劲儿,他们就坐在旁边看得哈哈大笑。
其实原本不是这么安排座位的,像嘟嘟他们四个小毛头本来是应该跟在他们的爹娘身边,坐在爹娘的腿上没有单独的座位,这样剩下的小辈们在四方桌前挤一挤也能挤得下。却扛不住他们会闹,抱着姐姐们的大腿就不撒手了,最后太婆发话了,都是自家人也没那么多规矩,就让他们自个儿商量,坐不下的往叔伯长辈的桌上再挤一挤,这么三大桌子总不可能还挤不下三十口人。
于是几乎一早就商量好的,二房、三房加上虎头拎着郑小虎,和袁承一起迅速的挤到了同一张桌子上,正好剩下大房的那兄弟姐妹四人还站在旁边,眨眼就没了能再挤进来的空隙。
这边,一桌子的闹腾,那边太婆的桌上,郑丰年和郑丰庆陪坐末位也是说笑声不绝,而剩下的那一桌就有些不那么融洽了,或者该说是泾渭分明。
郑丰谷和郑丰收坐了一方,小胡氏强行挤到了吴氏和刘氏的长凳上,把吴氏挤在中间简直是连筷子都要伸不出去了,恼得她不住的拿肩膀推身边两人,小声抱怨着:“二嫂你往边上坐坐,大嫂子,生了小虎之后,你的屁股倒是越发的大了!”
小胡氏嘻嘻的笑,转头伸了筷子往她的碗里夹了好大的一块肉,说:“你就且忍忍吧,来,嫂子给你夹肉吃。”
云兰和娘、小姑坐在一起,看着对面三个婶娘的挤挤攘攘、窃窃私语,又转头看到了隔壁桌闹腾得盘子都要飞起来的弟弟妹妹们,目光尤其在袁承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又不着痕迹的看了看云萱,手里的筷子被用力捏紧,肉吃进了嘴里都似乎尝不出滋味了。
她不明白,身为读书人的袁家表哥为什么不跟她家亲近,反而总是跟野丫头和野小子凑到一起。
为什么不能跟大表叔和郑文杰亲近?因为袁秀才自觉得跟他们志不同道不合,即便同为读书人也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还不如跟野小子们山上下水来的自在。
而且,二表叔家不也有一个读书人吗?
“为什么我休沐放假了来走亲戚还要陪你读书?”袁承看着被文彬捧到面前来请教功课的书籍,一脸崩溃,“你不是拜了我祖父为先生吗?”
文彬赧然一笑,“姑丈难得来一趟,正与我爷爷说话,我不好冒然去打扰。”
袁秀才“唰唰”甩着书页,“那你就能来打扰我了?”
“表哥不是正无事可做吗?”
……没事做你就可以来找我陪你读书了?
三年了,袁秀才依然不那么喜欢读书,可如此吊儿郎当,却偏偏能考案首,还在三年前以头名的成绩考入了江南学院,若不是先生们有心想让他得个头名解元,两年前的秋闱他就会下场去尝试考举人了。
自从他入了江南书院,姑婆和姑丈也紧跟着去了府城,老两口在书院的附近盘下一个小院子,在前院开了家笔墨书画铺,一方面就近照顾袁承,同时也是拘着他好好读书。
姑丈擅制墨与制笔,府城那铺子里的笔墨就大都由他亲手制成,价格不菲,却仍十分受书院学子们的追捧。这手艺听说是他的母亲传给他的,曾经的附庸风雅在落难之后却成为了一门谋生的手艺。
面对着小表弟那亮晶晶充满着对读书的热情的大眼睛,袁承捂了捂心口,最终还是认命般的翻开了书页,“你现在都学到哪儿了?”
食肆最角落的那张桌子边上缓缓的响起了读书声,此时食肆里已经过了最忙碌的时辰,但还有三三两两的几个客人,他们往角落看了几眼之后都下意识的把说话声压低放轻了,有邻村的人还跟郑丰谷探问:“郑二哥,那就是你三年前考了秀才第一名的表侄子吧?”
郑丰谷笑呵呵的回答:“正是,昨日我姑父姑母回家探亲,他也正逢书院放假,就一块儿过来了。”
有同村的人当即就夸了起来,“是个好后生,读书好,现在就在府城的江南书院读书,说不得明年就能再考个举人回来呢。”
周围充斥着说话声,袁承和文彬却皆都充耳不闻,不知是天生专注力惊人,还是托了姑丈的教导,他们从不需要专门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才能读得进书,即便是跳脱不爱读书的袁承,一旦专心到了书本上,周围的吵闹似乎就都入不了他的耳了。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又是洗洗刷刷整理了一个多时辰,郑丰谷探着脑袋往角落的那一桌上看了看,见两个孩子都头也不抬,就挠挠头,转身跟刘氏说:“今儿就别上门板了,敞亮些。”
“唉!”
留两人在食肆里,其他忙活完的人则通过小门进了院子。
刘月琴因为脸上的伤并没有出去外面,却也半点没有闲着,在院子里推拉石磨,泡涨发软的豆子通过磨盘的挤压成了浆糊状,从下方的小口里缓缓流出,一点点的流入到木桶里,木桶里已经积了大半,旁边还放着满满的一大桶豆浆,黏糊糊的等待着过滤烧煮。
刘氏见她又没有好好休养,忍不住说了她几句,然后和郑丰谷一起过滤、煮浆、点入卤水制成豆腐,再压榨成更结实的豆干。
豆干在短时间内是压不成的,只能耐心的等,而等待的间隙已到了中午。
刘氏正把早上卖剩下的东西放进锅里热一热,预备着当午饭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丰谷家的,在忙着呢?”
刘氏转头就看到灶房门口站着个老婆子,她大概是眼神不大好,灶房里头又有些暗,站在门口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才找准了刘氏的身影。
“陈阿婆,你咋过来了?快进屋去坐!”刘氏连忙从灶房走了出去,扶着阿婆要往堂屋去。
来人正是栓子的奶奶陈阿婆。
她反手拉住了刘氏,把另一只手上的一个大碗塞给了她,说道:“栓子昨儿回来捧了这么老大的一碗卤味,可把我给吓了一跳。那孩子别看平时闷不吭声的好像很稳重的样子,也还是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呢。”
刘氏忙笑着说道:“瞧您说的,别人家要是栓子那样懂事的孩子,都不知要咋稀罕呢。这又不是啥好东西,他还推让了老半天,好说歹说才收了,我还说,想给秀才相公拍点马屁可真是怪不容易的。”
这话把陈阿婆也逗笑了,眯着眼笑出满脸的褶子,嘴上却说着:“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也不过是刚考了个秀才,没啥稀奇的,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咋不稀奇?我听说他这个秀才更别的秀才还不大一样,每月都能从官府领钱拿粮食呢,可了不得。”刘氏随手把碗交给了云萱,然后扶着眼神不好的陈阿婆进了堂屋去坐。
陈阿婆却转头看了云萱好几眼,笑眯眯的说道:“一晃眼,小萱也是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这么好的闺女,说人家了没有?”
这两年随着云萱的长大,问这种话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刘氏现在听着也没多想,只随口说:“还没呢。这孩子前些年跟着我们吃了不少苦,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我和她爹就想多留她两年。”
陈阿婆点着头,“姑娘家娇贵,是该多享享福,不过这个年纪倒是可以开始相看了,你们想给她找个啥样的人家?”
刘氏扶着她在凳子上坐下,又倒了碗水,说:“这个现在也说不好,不过总得是个本分人家,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阿婆摸摸索索的摸上了水碗,却只是虚虚捧着并没有端起来喝,抿了下布满裂纹的嘴唇,忽然有些紧张,斟酌了好一会儿才试探的开口问道:“那你觉得,我家栓子咋样?”
刘氏一愣,然后蓦然张大了眼睛,“啥?”
陈阿婆的手指在碗边不住的摩挲着,眯缝起眼似乎想要努力看清楚前面刘氏脸上的表情,说着:“说了不怕你笑话,我家栓子老早就有这个心了,只是你也晓得我家里的情况,老的老,小的小,全靠着他爹的那点手艺过活,真不敢来说亲,没的拖累了你家的好闺女。现在栓子考中了秀才,也算是有点指望了,这才敢... -->>
中秋月圆,郑家也是团团圆圆的坐了满屋子,上到太婆,下到郑小虎,加上姑婆姑丈和袁承表哥,满满当当三十口人,仅缺了一个二奶奶胡氏在自己的家。
屋里坐不下这么多人,还把桌子搬到了外面屋檐下,就着蒙蒙的天光,看着初升的月亮,说起家常琐事、科举功名。
几盏油灯高高的摆放在窗台上,摇曳跳跃着橘黄的光芒,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挤挤挨挨三张桌子,最小的一辈单独占据一桌,吵吵闹闹的,比长辈们可要高声多了。
云萝的一左一右都被郑嘟嘟和郑小虎牢牢占据着,哪怕三姐除了会往他们面前的小碗里夹菜之外,根本就不会多余的照顾他们,他们依然觉得此乃黄金地段。
小一和小二有样学样,一会儿试图往云萝这边扑腾,一会儿也想要自己抓着勺子吃饭,闹得云桃左支右拙,忙出了一头的热闹,那嗓子也是越喊越大声。
云萱看得好笑,就不时的伸手帮忙照顾一下,回头又要帮身旁人小手短的云梅和文彬夹个菜、盛个汤。
剩下的一边,袁承和虎头坐在同一条长凳上,下筷如飞、埋头大吃,还要不时的闹一闹刚被姐姐们安抚下来的小弟弟们,挑起了小娃儿们的闹腾劲儿,他们就坐在旁边看得哈哈大笑。
其实原本不是这么安排座位的,像嘟嘟他们四个小毛头本来是应该跟在他们的爹娘身边,坐在爹娘的腿上没有单独的座位,这样剩下的小辈们在四方桌前挤一挤也能挤得下。却扛不住他们会闹,抱着姐姐们的大腿就不撒手了,最后太婆发话了,都是自家人也没那么多规矩,就让他们自个儿商量,坐不下的往叔伯长辈的桌上再挤一挤,这么三大桌子总不可能还挤不下三十口人。
于是几乎一早就商量好的,二房、三房加上虎头拎着郑小虎,和袁承一起迅速的挤到了同一张桌子上,正好剩下大房的那兄弟姐妹四人还站在旁边,眨眼就没了能再挤进来的空隙。
这边,一桌子的闹腾,那边太婆的桌上,郑丰年和郑丰庆陪坐末位也是说笑声不绝,而剩下的那一桌就有些不那么融洽了,或者该说是泾渭分明。
郑丰谷和郑丰收坐了一方,小胡氏强行挤到了吴氏和刘氏的长凳上,把吴氏挤在中间简直是连筷子都要伸不出去了,恼得她不住的拿肩膀推身边两人,小声抱怨着:“二嫂你往边上坐坐,大嫂子,生了小虎之后,你的屁股倒是越发的大了!”
小胡氏嘻嘻的笑,转头伸了筷子往她的碗里夹了好大的一块肉,说:“你就且忍忍吧,来,嫂子给你夹肉吃。”
云兰和娘、小姑坐在一起,看着对面三个婶娘的挤挤攘攘、窃窃私语,又转头看到了隔壁桌闹腾得盘子都要飞起来的弟弟妹妹们,目光尤其在袁承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又不着痕迹的看了看云萱,手里的筷子被用力捏紧,肉吃进了嘴里都似乎尝不出滋味了。
她不明白,身为读书人的袁家表哥为什么不跟她家亲近,反而总是跟野丫头和野小子凑到一起。
为什么不能跟大表叔和郑文杰亲近?因为袁秀才自觉得跟他们志不同道不合,即便同为读书人也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还不如跟野小子们山上下水来的自在。
而且,二表叔家不也有一个读书人吗?
“为什么我休沐放假了来走亲戚还要陪你读书?”袁承看着被文彬捧到面前来请教功课的书籍,一脸崩溃,“你不是拜了我祖父为先生吗?”
文彬赧然一笑,“姑丈难得来一趟,正与我爷爷说话,我不好冒然去打扰。”
袁秀才“唰唰”甩着书页,“那你就能来打扰我了?”
“表哥不是正无事可做吗?”
……没事做你就可以来找我陪你读书了?
三年了,袁秀才依然不那么喜欢读书,可如此吊儿郎当,却偏偏能考案首,还在三年前以头名的成绩考入了江南学院,若不是先生们有心想让他得个头名解元,两年前的秋闱他就会下场去尝试考举人了。
自从他入了江南书院,姑婆和姑丈也紧跟着去了府城,老两口在书院的附近盘下一个小院子,在前院开了家笔墨书画铺,一方面就近照顾袁承,同时也是拘着他好好读书。
姑丈擅制墨与制笔,府城那铺子里的笔墨就大都由他亲手制成,价格不菲,却仍十分受书院学子们的追捧。这手艺听说是他的母亲传给他的,曾经的附庸风雅在落难之后却成为了一门谋生的手艺。
面对着小表弟那亮晶晶充满着对读书的热情的大眼睛,袁承捂了捂心口,最终还是认命般的翻开了书页,“你现在都学到哪儿了?”
食肆最角落的那张桌子边上缓缓的响起了读书声,此时食肆里已经过了最忙碌的时辰,但还有三三两两的几个客人,他们往角落看了几眼之后都下意识的把说话声压低放轻了,有邻村的人还跟郑丰谷探问:“郑二哥,那就是你三年前考了秀才第一名的表侄子吧?”
郑丰谷笑呵呵的回答:“正是,昨日我姑父姑母回家探亲,他也正逢书院放假,就一块儿过来了。”
有同村的人当即就夸了起来,“是个好后生,读书好,现在就在府城的江南书院读书,说不得明年就能再考个举人回来呢。”
周围充斥着说话声,袁承和文彬却皆都充耳不闻,不知是天生专注力惊人,还是托了姑丈的教导,他们从不需要专门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才能读得进书,即便是跳脱不爱读书的袁承,一旦专心到了书本上,周围的吵闹似乎就都入不了他的耳了。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又是洗洗刷刷整理了一个多时辰,郑丰谷探着脑袋往角落的那一桌上看了看,见两个孩子都头也不抬,就挠挠头,转身跟刘氏说:“今儿就别上门板了,敞亮些。”
“唉!”
留两人在食肆里,其他忙活完的人则通过小门进了院子。
刘月琴因为脸上的伤并没有出去外面,却也半点没有闲着,在院子里推拉石磨,泡涨发软的豆子通过磨盘的挤压成了浆糊状,从下方的小口里缓缓流出,一点点的流入到木桶里,木桶里已经积了大半,旁边还放着满满的一大桶豆浆,黏糊糊的等待着过滤烧煮。
刘氏见她又没有好好休养,忍不住说了她几句,然后和郑丰谷一起过滤、煮浆、点入卤水制成豆腐,再压榨成更结实的豆干。
豆干在短时间内是压不成的,只能耐心的等,而等待的间隙已到了中午。
刘氏正把早上卖剩下的东西放进锅里热一热,预备着当午饭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丰谷家的,在忙着呢?”
刘氏转头就看到灶房门口站着个老婆子,她大概是眼神不大好,灶房里头又有些暗,站在门口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才找准了刘氏的身影。
“陈阿婆,你咋过来了?快进屋去坐!”刘氏连忙从灶房走了出去,扶着阿婆要往堂屋去。
来人正是栓子的奶奶陈阿婆。
她反手拉住了刘氏,把另一只手上的一个大碗塞给了她,说道:“栓子昨儿回来捧了这么老大的一碗卤味,可把我给吓了一跳。那孩子别看平时闷不吭声的好像很稳重的样子,也还是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呢。”
刘氏忙笑着说道:“瞧您说的,别人家要是栓子那样懂事的孩子,都不知要咋稀罕呢。这又不是啥好东西,他还推让了老半天,好说歹说才收了,我还说,想给秀才相公拍点马屁可真是怪不容易的。”
这话把陈阿婆也逗笑了,眯着眼笑出满脸的褶子,嘴上却说着:“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也不过是刚考了个秀才,没啥稀奇的,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咋不稀奇?我听说他这个秀才更别的秀才还不大一样,每月都能从官府领钱拿粮食呢,可了不得。”刘氏随手把碗交给了云萱,然后扶着眼神不好的陈阿婆进了堂屋去坐。
陈阿婆却转头看了云萱好几眼,笑眯眯的说道:“一晃眼,小萱也是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这么好的闺女,说人家了没有?”
这两年随着云萱的长大,问这种话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刘氏现在听着也没多想,只随口说:“还没呢。这孩子前些年跟着我们吃了不少苦,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我和她爹就想多留她两年。”
陈阿婆点着头,“姑娘家娇贵,是该多享享福,不过这个年纪倒是可以开始相看了,你们想给她找个啥样的人家?”
刘氏扶着她在凳子上坐下,又倒了碗水,说:“这个现在也说不好,不过总得是个本分人家,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阿婆摸摸索索的摸上了水碗,却只是虚虚捧着并没有端起来喝,抿了下布满裂纹的嘴唇,忽然有些紧张,斟酌了好一会儿才试探的开口问道:“那你觉得,我家栓子咋样?”
刘氏一愣,然后蓦然张大了眼睛,“啥?”
陈阿婆的手指在碗边不住的摩挲着,眯缝起眼似乎想要努力看清楚前面刘氏脸上的表情,说着:“说了不怕你笑话,我家栓子老早就有这个心了,只是你也晓得我家里的情况,老的老,小的小,全靠着他爹的那点手艺过活,真不敢来说亲,没的拖累了你家的好闺女。现在栓子考中了秀才,也算是有点指望了,这才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