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农门贵女有点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云萝几人继续若无其事的说话,就在这个时候,有村里的小孩“哒哒哒”的跑了来,在门口往里面一看,就喊道:“小萝,你家里来客人了!说是从老远的地方来探亲的,好像是你家的姑母还是姑婆啥的,坐着马车来,可气派了!”
郑大福猛的就冲了出来。
云萝他们跟着郑大福一起迎出去的时候,还没到村口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一群人。
郑丰谷和郑丰收本来都在自家的屋基地上,此时都没来得及回家清洗一下换一身干净的衣裳,正是满头满脸的泥灰脏污,却被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太太毫不在意的牵着手,神情激动、泪光盈盈,郑丰谷笑得拘谨,还有点手足无措,倒是郑丰收向来性子外放,正在不住嘴的逗着老太太。
老太太的身后还安静的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青衫少年,身形瘦长,五官俊秀,气质斯文,与周围的乡野村民有些格格不入。
郑大福猛的就停下了脚步,怔怔看着前方那个陌生却又分外熟悉的老太太,半晌才喊出一声:“阿妹!”
那老太太也蓦然转头看过来,眼泪霎时就掉落下来,“大哥!”
这一声“大哥”已阔别二十多年,叫得郑大福也不由得红了眼眶,忙侧过脸去拿袖子擦了擦。
在他们的身后,赵老太太也得到消息,在儿孙的搀扶下急匆匆的迎了出来,“七巧,你可算是回来了!”
七巧,正是郑家这位姑婆的闺名。
郑七巧见到赵老太太,当即松开了抓着两个侄儿的手,快步朝前迎了过去,“娘,不孝女儿回来看望你了。”
赵老太太泪水横流,抓着郑七巧的手用力的摇了摇,依然难掩激动,“一走就是整整二十八年,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再见不着你的面儿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便是马上死去,也没啥不能闭眼的了!”
“娘你可千万莫要这么说,若能求来您的长命百岁,我是宁愿一辈子不回来的!”
赵老太太当即用力的拍打了她一下,怒道:“混账东西!你还想一辈子不回娘家了你?”
郑七巧被打了一下,却忽然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忍不住的哭了起来,抱着赵老太太哭道:“娘,我真是做梦都想回家来看看您!”
母女两顿时抱头痛哭。
两人皆已年过半百、生了无数的白发,生命对她们而言,其实都所剩不多了。
云萝看着这一幕,忽觉得鼻子酸涩,忍不住用力的闭了下眼睛。
相隔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她的亲人却是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郑七巧回家探亲,不仅是两家人,村里所有听到消息的人都迎了出来,围拢在四周,好不容易把赵老太太和郑七巧劝停了下来,然后热热闹闹的簇拥着进了郑大福家。
屋里又是好一通热闹,等到天色灰暗,众人才依依不舍的散去,各自回家吃晚饭,而自家人也终于能坐下来好好的叙叙话了。
郑七巧指着一直跟在她身后的少年介绍道:“这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孙儿,是老大家的长子,单名一个‘承’,年十六,尚未取字。”
袁承就上前两步,朝着屋里几人一一行礼道:“拜见太外婆,大舅公、大舅婆、二舅公,各位表叔、表婶、表姑。”
尽管刚才郑七巧并没有特意跟他介绍这里的人,但显然在到来之前是有介绍过这里都有哪些亲戚的,加上刚才的那一通认亲场景,他自己就基本弄清楚了在场之人都是些什么身份。
赵老太太高兴得一把将人拉了过去,摸摸索索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靛青色的荷包,塞到他手里说道:“咱乡下人没讲究,我老婆子也不晓得你们年轻人都稀罕些啥,这一点点见面礼你别嫌寒碜了。”
袁承看了眼他祖母,然后利索的将荷包给收下了,不谈荷包里的东西,只说它:“早就听祖母说,太外婆的一手刺绣极为精巧,当年还是靠着这一份手艺才养活了我祖母他们。小子今日得了这一个荷包,回去后怕是要羡慕坏了家中的姐妹们。”
这话说得老太太更高兴了,满脸的褶子都似要舒展开来,拉着他都舍不得放开手,“不过是个小物件,哪里有那样好?年纪大了眼睛就不好使了,不然还能给你绣一些笔袋扇套啥的。”
“可不敢劳烦您,若是把您给累坏了,我祖母怕是要打死我。”
一句话把另外的人都逗乐了,郑大福问郑七巧,“这一路千里迢迢的走得很辛苦吧?就你祖孙二人吗?”
说起这个,郑七巧就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哪能呢?本来还有他祖父和几个仆人的,只是离乡近三十年,再回来竟是有些水土不服。他祖父一到江南的地界就病倒了,我算着日子怕赶不及,就只带着承哥儿和赶车的小厮先走一步。”
老太太一听,连正稀罕的曾外孙都顾不得了,一巴掌拍在郑七巧的手臂上,训斥道:“咋能把女婿一个人丢下不管?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郑七巧不服气,“哪里就一个人?好几个仆从留着照顾他呢。”
老太太又瞪她,“那能一样吗?你个当媳妇的,男人病了还有闲心回娘家?”
郑七巧轻哼了一声,颇有些撒娇的意味,“可不单单只为了回娘家,承哥儿八月要参加院试,可耽搁不得。”
这事倒让老太太无话可说,毕竟考试科举对所有的家族来说都是大事,尤其袁家更是足足等了三代人。
郑大福问道:“承哥儿也是直接参加八月的院试吗?”
郑七巧看了孙儿一眼,又忍不住的叹气,说道:“说来都是气。本来他去年就该来拜访长辈了,只是年少好玩,仗着有些许拳脚功夫硬是不肯让家人陪同,只与同乡好友一块儿结伴回来,一路东走西逛的差点连县试的时辰都没有赶上。好容易过了县试和府试,在院试前夕却因为贪凉发起了热,连考场都没能进,又不好意思拖着病体过来给你们添麻烦,稍好一些就急急的回去了。”
说到这个事情,袁承也不禁摸着鼻子有些赧然,赵老太太更是心疼的拉着他,说:“你这孩子咋这样见外?胆子也大得很,生病了还敢着急慌忙的赶路,幸好没出啥事,不然让太外婆和你两个舅公咋跟你爷奶爹娘交代?”
这时代出门赶路可不是寻常事,拖着病体赶路更是危险至极。
郑七巧也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道:“去年他回到家中时整个人都瘦脱了形,可把家里人给吓坏了,今年是万万不敢再放他一个人出来的,所以我和他祖父索性就陪着他一块儿过来,一来能看着他些,二来也是离乡多年,想趁此机会回来探探亲。却没想到这小子好好的啥事没有,反倒他祖父给病倒了,请了大夫来,还说是水土不服。”
她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郑二福就笑着说道:“阿姐你们在外乡的日子比在家乡更久,突然回来,遇上水土不服也是有的。”
郑七巧叹息道:“可不是。”
郑二福又看了看袁承,说道:“既然回来了,就安心住下。说起来倒是巧了,大哥家的文杰八月也要去府城考试,正好能与承哥儿结伴同行,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郑七巧顿时惊喜道:“真的?我恍惚记得好像丰年的长子也有十六了,可是他?”
说起长孙,郑大福不由得笑着摸了摸胡子,点头说道:“正是他,他也是去年过了县试和府试。不过这两场考试都是在县里,不然说不定还能遇上承哥儿。”
袁家的祖籍并不在长乐县。
孙氏坐在旁边,几次想要插嘴都插不上,此时终于找到了机会,就带着几分显摆的说道:“书院里的先生们都说我家文杰那啥文采出众,要不是运气不大好恰巧遇上了他最不擅长的题目,去年就能考中了秀才。”
郑七巧就笑着说道:“那还真是不凑巧,不过多了一年的学习,想必文采更加出众,今年定能考中。”
转头将目光落到了其他人的身上,赵老太太就指着人一个个的给她介绍,“这是丰庆,这是丰谷和他媳妇刘氏,这是丰收和他媳妇吴氏,这个是玉莲,比承哥儿还要小一岁。”
几人上前行礼,郑七巧看着他们也感慨良多,“一晃都这么多年过于了,玉莲我只在信中见过,在我的印象中,丰收也还是个尚在襁褓中的奶娃娃,丰谷连路都走不稳当,最后一次见面时,他向我走来,短短的五六步路,他跌了两次。”
一句话让其他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而她又转头看着和云萝站在一块儿的虎头,笑眯眯的说道:“这肯定是丰庆的儿子,瞧着跟他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
赵老太太也乐了,“这的确是丰庆的儿子,小名虎头,大名郑文琰。丰庆还有个闺女,十月就要出嫁了,今日去了镇上,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那可真是巧了,我这一趟还能喝上一顿喜酒?那闺女好像是叫云……云蔓是吧?”
“对!”老太太又指着另几个小的介绍道,“这是丰年的大闺女云兰和小儿子文浩,长子文杰在镇上书院里读书,还有个小闺女叫云丹,年纪小离不得娘身边,也在镇上。”
又指着另一边,说:“这是丰谷的三个孩子,云萱、云萝和文彬,那是丰收的两个闺女云桃和云梅,他还有一对刚出生的儿子,身子有些弱,不能抱出来给你请安。”
云萝几人继续若无其事的说话,就在这个时候,有村里的小孩“哒哒哒”的跑了来,在门口往里面一看,就喊道:“小萝,你家里来客人了!说是从老远的地方来探亲的,好像是你家的姑母还是姑婆啥的,坐着马车来,可气派了!”
郑大福猛的就冲了出来。
云萝他们跟着郑大福一起迎出去的时候,还没到村口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一群人。
郑丰谷和郑丰收本来都在自家的屋基地上,此时都没来得及回家清洗一下换一身干净的衣裳,正是满头满脸的泥灰脏污,却被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太太毫不在意的牵着手,神情激动、泪光盈盈,郑丰谷笑得拘谨,还有点手足无措,倒是郑丰收向来性子外放,正在不住嘴的逗着老太太。
老太太的身后还安静的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青衫少年,身形瘦长,五官俊秀,气质斯文,与周围的乡野村民有些格格不入。
郑大福猛的就停下了脚步,怔怔看着前方那个陌生却又分外熟悉的老太太,半晌才喊出一声:“阿妹!”
那老太太也蓦然转头看过来,眼泪霎时就掉落下来,“大哥!”
这一声“大哥”已阔别二十多年,叫得郑大福也不由得红了眼眶,忙侧过脸去拿袖子擦了擦。
在他们的身后,赵老太太也得到消息,在儿孙的搀扶下急匆匆的迎了出来,“七巧,你可算是回来了!”
七巧,正是郑家这位姑婆的闺名。
郑七巧见到赵老太太,当即松开了抓着两个侄儿的手,快步朝前迎了过去,“娘,不孝女儿回来看望你了。”
赵老太太泪水横流,抓着郑七巧的手用力的摇了摇,依然难掩激动,“一走就是整整二十八年,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再见不着你的面儿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便是马上死去,也没啥不能闭眼的了!”
“娘你可千万莫要这么说,若能求来您的长命百岁,我是宁愿一辈子不回来的!”
赵老太太当即用力的拍打了她一下,怒道:“混账东西!你还想一辈子不回娘家了你?”
郑七巧被打了一下,却忽然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忍不住的哭了起来,抱着赵老太太哭道:“娘,我真是做梦都想回家来看看您!”
母女两顿时抱头痛哭。
两人皆已年过半百、生了无数的白发,生命对她们而言,其实都所剩不多了。
云萝看着这一幕,忽觉得鼻子酸涩,忍不住用力的闭了下眼睛。
相隔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她的亲人却是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郑七巧回家探亲,不仅是两家人,村里所有听到消息的人都迎了出来,围拢在四周,好不容易把赵老太太和郑七巧劝停了下来,然后热热闹闹的簇拥着进了郑大福家。
屋里又是好一通热闹,等到天色灰暗,众人才依依不舍的散去,各自回家吃晚饭,而自家人也终于能坐下来好好的叙叙话了。
郑七巧指着一直跟在她身后的少年介绍道:“这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孙儿,是老大家的长子,单名一个‘承’,年十六,尚未取字。”
袁承就上前两步,朝着屋里几人一一行礼道:“拜见太外婆,大舅公、大舅婆、二舅公,各位表叔、表婶、表姑。”
尽管刚才郑七巧并没有特意跟他介绍这里的人,但显然在到来之前是有介绍过这里都有哪些亲戚的,加上刚才的那一通认亲场景,他自己就基本弄清楚了在场之人都是些什么身份。
赵老太太高兴得一把将人拉了过去,摸摸索索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靛青色的荷包,塞到他手里说道:“咱乡下人没讲究,我老婆子也不晓得你们年轻人都稀罕些啥,这一点点见面礼你别嫌寒碜了。”
袁承看了眼他祖母,然后利索的将荷包给收下了,不谈荷包里的东西,只说它:“早就听祖母说,太外婆的一手刺绣极为精巧,当年还是靠着这一份手艺才养活了我祖母他们。小子今日得了这一个荷包,回去后怕是要羡慕坏了家中的姐妹们。”
这话说得老太太更高兴了,满脸的褶子都似要舒展开来,拉着他都舍不得放开手,“不过是个小物件,哪里有那样好?年纪大了眼睛就不好使了,不然还能给你绣一些笔袋扇套啥的。”
“可不敢劳烦您,若是把您给累坏了,我祖母怕是要打死我。”
一句话把另外的人都逗乐了,郑大福问郑七巧,“这一路千里迢迢的走得很辛苦吧?就你祖孙二人吗?”
说起这个,郑七巧就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哪能呢?本来还有他祖父和几个仆人的,只是离乡近三十年,再回来竟是有些水土不服。他祖父一到江南的地界就病倒了,我算着日子怕赶不及,就只带着承哥儿和赶车的小厮先走一步。”
老太太一听,连正稀罕的曾外孙都顾不得了,一巴掌拍在郑七巧的手臂上,训斥道:“咋能把女婿一个人丢下不管?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郑七巧不服气,“哪里就一个人?好几个仆从留着照顾他呢。”
老太太又瞪她,“那能一样吗?你个当媳妇的,男人病了还有闲心回娘家?”
郑七巧轻哼了一声,颇有些撒娇的意味,“可不单单只为了回娘家,承哥儿八月要参加院试,可耽搁不得。”
这事倒让老太太无话可说,毕竟考试科举对所有的家族来说都是大事,尤其袁家更是足足等了三代人。
郑大福问道:“承哥儿也是直接参加八月的院试吗?”
郑七巧看了孙儿一眼,又忍不住的叹气,说道:“说来都是气。本来他去年就该来拜访长辈了,只是年少好玩,仗着有些许拳脚功夫硬是不肯让家人陪同,只与同乡好友一块儿结伴回来,一路东走西逛的差点连县试的时辰都没有赶上。好容易过了县试和府试,在院试前夕却因为贪凉发起了热,连考场都没能进,又不好意思拖着病体过来给你们添麻烦,稍好一些就急急的回去了。”
说到这个事情,袁承也不禁摸着鼻子有些赧然,赵老太太更是心疼的拉着他,说:“你这孩子咋这样见外?胆子也大得很,生病了还敢着急慌忙的赶路,幸好没出啥事,不然让太外婆和你两个舅公咋跟你爷奶爹娘交代?”
这时代出门赶路可不是寻常事,拖着病体赶路更是危险至极。
郑七巧也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道:“去年他回到家中时整个人都瘦脱了形,可把家里人给吓坏了,今年是万万不敢再放他一个人出来的,所以我和他祖父索性就陪着他一块儿过来,一来能看着他些,二来也是离乡多年,想趁此机会回来探探亲。却没想到这小子好好的啥事没有,反倒他祖父给病倒了,请了大夫来,还说是水土不服。”
她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郑二福就笑着说道:“阿姐你们在外乡的日子比在家乡更久,突然回来,遇上水土不服也是有的。”
郑七巧叹息道:“可不是。”
郑二福又看了看袁承,说道:“既然回来了,就安心住下。说起来倒是巧了,大哥家的文杰八月也要去府城考试,正好能与承哥儿结伴同行,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郑七巧顿时惊喜道:“真的?我恍惚记得好像丰年的长子也有十六了,可是他?”
说起长孙,郑大福不由得笑着摸了摸胡子,点头说道:“正是他,他也是去年过了县试和府试。不过这两场考试都是在县里,不然说不定还能遇上承哥儿。”
袁家的祖籍并不在长乐县。
孙氏坐在旁边,几次想要插嘴都插不上,此时终于找到了机会,就带着几分显摆的说道:“书院里的先生们都说我家文杰那啥文采出众,要不是运气不大好恰巧遇上了他最不擅长的题目,去年就能考中了秀才。”
郑七巧就笑着说道:“那还真是不凑巧,不过多了一年的学习,想必文采更加出众,今年定能考中。”
转头将目光落到了其他人的身上,赵老太太就指着人一个个的给她介绍,“这是丰庆,这是丰谷和他媳妇刘氏,这是丰收和他媳妇吴氏,这个是玉莲,比承哥儿还要小一岁。”
几人上前行礼,郑七巧看着他们也感慨良多,“一晃都这么多年过于了,玉莲我只在信中见过,在我的印象中,丰收也还是个尚在襁褓中的奶娃娃,丰谷连路都走不稳当,最后一次见面时,他向我走来,短短的五六步路,他跌了两次。”
一句话让其他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而她又转头看着和云萝站在一块儿的虎头,笑眯眯的说道:“这肯定是丰庆的儿子,瞧着跟他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
赵老太太也乐了,“这的确是丰庆的儿子,小名虎头,大名郑文琰。丰庆还有个闺女,十月就要出嫁了,今日去了镇上,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那可真是巧了,我这一趟还能喝上一顿喜酒?那闺女好像是叫云……云蔓是吧?”
“对!”老太太又指着另几个小的介绍道,“这是丰年的大闺女云兰和小儿子文浩,长子文杰在镇上书院里读书,还有个小闺女叫云丹,年纪小离不得娘身边,也在镇上。”
又指着另一边,说:“这是丰谷的三个孩子,云萱、云萝和文彬,那是丰收的两个闺女云桃和云梅,他还有一对刚出生的儿子,身子有些弱,不能抱出来给你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