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 95 章 (2/2)
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大秦之苍雪龙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的俩人,神色一凌直接走了过来,“你二人可有什么想法?”
这俩人虽然年轻,但是都算不上是新兵了,带兵打仗那么多年,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秦国拿下三晋,他们这些老将们没有派上用场,全是这些年轻的小将统率有方,初生牛犊不怕虎,大胆用兵雷厉风行,虽然稳重不足,但也是可圈可点。
用兵稳妥有稳妥的好处,大胆也有大胆的好处,王上让他带着这两个年轻人,也是打算让他们尽力而为,让自己在旁边看着以免他们胆子太大收不住势头。
半蹲在这两人跟前,蒙武将军脸色一如既往的严肃,瞬间将思绪飞远的燕执给扯了回来。
正了神色的燕执和李信对视一眼,然后率先开口,“将军,项氏一族与楚王负刍虽然不和,但是到底是楚人,如果我们直接大举发兵,最大的可能便是项氏回过头来直接与我们正面相对。”
“与项氏一族之战必不可免,楚人善攻不善守,今冬变数太多,来年如何还需从长计议。”待燕执说完,李信在旁边接着说道,他们俩的意见一致,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是怎么打还要好好合计合计。
让他们在这里守上个几年将楚国逼上绝路然后自乱阵脚虽然也行,但是明显不像是他们俩的风格,不可取不可取。
发现周围的将领们都停下来看着他们,燕执挑了挑眉,和李信点了点头然后同蒙武一同走到舆图前面。
蒙恬自小被蒙骜和蒙武两位将军教导,行军打仗中规中矩,和他一起时燕执还会收敛一些,但是和李信一起,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左右有蒙武将军在旁边,如果他们的想法实在不行,蒙武将军肯定不会同意,如果可行,那接下来就是他们俩敞开手脚的时候了。
天气太冷的时候长矛会被冻裂,寻常士兵只能守在火堆旁边,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什么也做不了,将下相平舆郢都三座城点了出来,燕执抬眼扫了一圈,然后看着蒙武将军说道,“不如,我们先等昌平君被拥立为楚王......”
“然后,再和楚王负刍交涉......”
眨了眨眼接了一句,李信与燕执一左一右站在舆图旁边,三两句将他们的想法讲了出来。
蒙武将军安排他们没什么意见,但是如果能让事情变的更简单些,就算冒点险又有何不可?
但凡氏族,肯定是以家族的利益为先,项氏一族想要推昌平君上位,其原因也不过是楚王负刍与其他三家达成了协议欲瓜分项氏以及项氏附属的一众小氏族。
项氏一族不会坐以待毙,为了自保他们也不会任由负刍坐大,楚国式微已经必不可免,项氏一族想保住宗族又想保住楚国,怕是有点难度。
一个一直在秦国生活从来没有去过楚国的楚王,一个在秦国高居相邦之位忽然反秦的楚王,想让他动摇再简单不过了。
昌平君在秦国那么多年,秦国国力如何再清楚不过,如今的楚国能否和秦国相抗一眼便知,还是说他以为成为楚王之后,楚国便能在短时间内再强大起来,然后和秦国分庭抗争?
与其想着如何应对项氏一族,不如想着在昌平君身上下点功夫,项氏一族世代为将,就算派人去游说也没什么结果,兵戎相见的话胜负也尚未可知。
楚王负刍已经主动求和了,肯定是不希望再和秦国打下去,为王者并不都和他们家王上那般英明,为了保住周围的土地而牺牲另外的疆土并不少见。
秦国打出函谷关那么多年,其余几国为了自保而割让的土地不少,为了讨秦国欢心而杀掉的肱股之臣更是不少。
“灭国之战不同于攻城拔寨,若能让楚人自觉秦国更好而欲迁往秦国,将军以为楚人还会拼死抵抗吗?”李信指着青阳所在的位置,然后接着说道,“龙氏为楚人,却为楚王所不容,项氏为楚人,同样为楚人所不容......”
听出了李信话中的意思,燕执不紧不慢的收回目光,楚国虽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先弄出来一个“四面楚歌”啊。
“或者,我们可以先不出兵,只多派人去楚地游说,给他们的内讧再加把火,将军以为如何?”
木虽朽,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已经腐朽的楚国,就算没有疾风,用火一点一点也能将他们烧成灰,没人说非得兵临城下才能打败对方。
怎么能稳妥的拿下楚国已经有蒙武将军在了,旁边这一众将领也都是久经沙场,灭国之战急不来。
赵国被灭,百姓对秦国却没有什么抵触,被骂的更多的是赵王还有一心卖国的郭开,这几任楚王比赵迁也好不到哪儿去,楚人应该不会不会和赵人差太多。
想当然的以为楚国也可以用他们攻打赵国时的套路,燕执和李信兴致勃勃,期待着以后大军挥师南下将楚国纳入大秦的疆土之中。
然而,对之前的话没有什么其他反应,对于这个主意蒙武却摇了摇头,“你们以前不曾与楚军交战,还不清楚楚人的性子,他们同韩赵魏不同,游说在他们哪儿起不了太大作用。”
楚人信奉巫神,且极其排外,秦国能派过去人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再那边用流言,那就更不可能了,楚人这些年被秦国忽悠怕了,更不相信外面传来的消息了。
兵家之事深不可测,山东六国不能一概而论,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提议被蒙武将军打了回来,燕执和李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地方,“楚人不信外人,但如果消息是他们自己人传回去的呢?”
“龙氏一族我亲自去一趟,燕执留在营中坐镇,李信带人去郢都之外等候调遣。”一句话将接下来的事情敲定,蒙武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散了,然后把舆图取下来准备好好和这两个小子讲讲楚国国内的情况。
不亲自和楚人接触,他们永远不知道楚人能搞出来什么奇怪的事情,想靠嘴皮子来拿下楚国,现在的楚人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忽悠了。
现在最好忽悠的已经变成了齐国,老法子不能用了。
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的俩人,神色一凌直接走了过来,“你二人可有什么想法?”
这俩人虽然年轻,但是都算不上是新兵了,带兵打仗那么多年,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秦国拿下三晋,他们这些老将们没有派上用场,全是这些年轻的小将统率有方,初生牛犊不怕虎,大胆用兵雷厉风行,虽然稳重不足,但也是可圈可点。
用兵稳妥有稳妥的好处,大胆也有大胆的好处,王上让他带着这两个年轻人,也是打算让他们尽力而为,让自己在旁边看着以免他们胆子太大收不住势头。
半蹲在这两人跟前,蒙武将军脸色一如既往的严肃,瞬间将思绪飞远的燕执给扯了回来。
正了神色的燕执和李信对视一眼,然后率先开口,“将军,项氏一族与楚王负刍虽然不和,但是到底是楚人,如果我们直接大举发兵,最大的可能便是项氏回过头来直接与我们正面相对。”
“与项氏一族之战必不可免,楚人善攻不善守,今冬变数太多,来年如何还需从长计议。”待燕执说完,李信在旁边接着说道,他们俩的意见一致,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是怎么打还要好好合计合计。
让他们在这里守上个几年将楚国逼上绝路然后自乱阵脚虽然也行,但是明显不像是他们俩的风格,不可取不可取。
发现周围的将领们都停下来看着他们,燕执挑了挑眉,和李信点了点头然后同蒙武一同走到舆图前面。
蒙恬自小被蒙骜和蒙武两位将军教导,行军打仗中规中矩,和他一起时燕执还会收敛一些,但是和李信一起,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左右有蒙武将军在旁边,如果他们的想法实在不行,蒙武将军肯定不会同意,如果可行,那接下来就是他们俩敞开手脚的时候了。
天气太冷的时候长矛会被冻裂,寻常士兵只能守在火堆旁边,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什么也做不了,将下相平舆郢都三座城点了出来,燕执抬眼扫了一圈,然后看着蒙武将军说道,“不如,我们先等昌平君被拥立为楚王......”
“然后,再和楚王负刍交涉......”
眨了眨眼接了一句,李信与燕执一左一右站在舆图旁边,三两句将他们的想法讲了出来。
蒙武将军安排他们没什么意见,但是如果能让事情变的更简单些,就算冒点险又有何不可?
但凡氏族,肯定是以家族的利益为先,项氏一族想要推昌平君上位,其原因也不过是楚王负刍与其他三家达成了协议欲瓜分项氏以及项氏附属的一众小氏族。
项氏一族不会坐以待毙,为了自保他们也不会任由负刍坐大,楚国式微已经必不可免,项氏一族想保住宗族又想保住楚国,怕是有点难度。
一个一直在秦国生活从来没有去过楚国的楚王,一个在秦国高居相邦之位忽然反秦的楚王,想让他动摇再简单不过了。
昌平君在秦国那么多年,秦国国力如何再清楚不过,如今的楚国能否和秦国相抗一眼便知,还是说他以为成为楚王之后,楚国便能在短时间内再强大起来,然后和秦国分庭抗争?
与其想着如何应对项氏一族,不如想着在昌平君身上下点功夫,项氏一族世代为将,就算派人去游说也没什么结果,兵戎相见的话胜负也尚未可知。
楚王负刍已经主动求和了,肯定是不希望再和秦国打下去,为王者并不都和他们家王上那般英明,为了保住周围的土地而牺牲另外的疆土并不少见。
秦国打出函谷关那么多年,其余几国为了自保而割让的土地不少,为了讨秦国欢心而杀掉的肱股之臣更是不少。
“灭国之战不同于攻城拔寨,若能让楚人自觉秦国更好而欲迁往秦国,将军以为楚人还会拼死抵抗吗?”李信指着青阳所在的位置,然后接着说道,“龙氏为楚人,却为楚王所不容,项氏为楚人,同样为楚人所不容......”
听出了李信话中的意思,燕执不紧不慢的收回目光,楚国虽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先弄出来一个“四面楚歌”啊。
“或者,我们可以先不出兵,只多派人去楚地游说,给他们的内讧再加把火,将军以为如何?”
木虽朽,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已经腐朽的楚国,就算没有疾风,用火一点一点也能将他们烧成灰,没人说非得兵临城下才能打败对方。
怎么能稳妥的拿下楚国已经有蒙武将军在了,旁边这一众将领也都是久经沙场,灭国之战急不来。
赵国被灭,百姓对秦国却没有什么抵触,被骂的更多的是赵王还有一心卖国的郭开,这几任楚王比赵迁也好不到哪儿去,楚人应该不会不会和赵人差太多。
想当然的以为楚国也可以用他们攻打赵国时的套路,燕执和李信兴致勃勃,期待着以后大军挥师南下将楚国纳入大秦的疆土之中。
然而,对之前的话没有什么其他反应,对于这个主意蒙武却摇了摇头,“你们以前不曾与楚军交战,还不清楚楚人的性子,他们同韩赵魏不同,游说在他们哪儿起不了太大作用。”
楚人信奉巫神,且极其排外,秦国能派过去人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再那边用流言,那就更不可能了,楚人这些年被秦国忽悠怕了,更不相信外面传来的消息了。
兵家之事深不可测,山东六国不能一概而论,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提议被蒙武将军打了回来,燕执和李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地方,“楚人不信外人,但如果消息是他们自己人传回去的呢?”
“龙氏一族我亲自去一趟,燕执留在营中坐镇,李信带人去郢都之外等候调遣。”一句话将接下来的事情敲定,蒙武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散了,然后把舆图取下来准备好好和这两个小子讲讲楚国国内的情况。
不亲自和楚人接触,他们永远不知道楚人能搞出来什么奇怪的事情,想靠嘴皮子来拿下楚国,现在的楚人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忽悠了。
现在最好忽悠的已经变成了齐国,老法子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