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秦家有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早在朝中露出下手整治各处书院的风向之前,韩世朗已在徽州大刀阔斧先行动手。韩家老太太病逝方一年有余,徽州书院已在韩家二房手中几十余年,又是居孝守制,又是夺叔父权|柄,韩世朗顶着不仁不义不孝的骂名痛下利剑挥斩书院和徽地世族的联系。
韩家名义上的家主韩老太爷虽已老朽,不理俗务有多年,仍一力站在嫡长孙身边,支持韩世朗的举动。
徽州风声鹤唳,书院在摇摇欲坠间,京城乃至天南海北的徽派文人人心惶惶,没了先前拧成一股绳的精神气,私下联名准备口笔讨伐韩世朗。
文人的笔比刀剑还要利,比砒霜还要毒,鸡肠小肚全掩在锦心绣口之下,文章一出招招冲人要害,不置人于死地誓不罢休。
韩世朗处在风头浪尖,顶着压力行自己欲行之事。
同样为世家宗子,苏元成却在燕京繁华地醉生梦死。百年世家的沉淀,自出生他就比别人高贵几分,从小优渥的待遇不消说,当真养在金山银山中。入朝出仕也能凭着姓苏就能被点为榜眼,名利显贵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早失去斗志和雄心。
猛听到朝中的动向,苏元成第一个念头便是秦家在做怪,转而想到秦家正在走下坡路,放眼望去几十号人的大家族,没人能挑得了大梁。后来他想到了天子近臣,自己的连襟孟焕之。
当初苏元成可没把几个连襟放在眼里,逢着那年心情不好,出了京城去散心,碰上正当妙龄的锦娘,也是贪一时新鲜,谁料后来竟接连出了几档子事,他不得不把锦娘纳回府当妾。
他觉得心中不痛快,锦娘更觉委屈,天天哭丧着脸,去了两回全摆着臭脸,苏元成早把人抛之于脑外,记不得府里还有这么个人。
若不是苦于寻不到机会和九妹夫套近乎,他早忘了了锦娘是谁,或许从未在意小妾的表哥也是自已的连襟。
今天三房几位女婿聚齐,苏元成陪着笑脸款待三位妹夫,他自觉已很是亲和,看到旁人眼中未必。
孟焕之身在低处看别人眼色久了,一眼瞧出苏元成笑意背后的不甘和不屑,亏得这位连襟只在编修馆清贵所在混前程,放到六部、州府衙门几天便让别人把底细摸透。
孟焕之行事有一套章法,很少受别人影响,特别是外面的大事。家中琐事,都是由着妻子喜好,她说不喜羊肉,他便也少吃几次;她喜欢闻桂花的香味,院中多种几株;她们姐妹情深,孟焕之娶妻随妻努力与几位连襟处好关系。
想到苏家姐夫请自己来的真正意图,孟焕之不动声色,对着杯之中物出神,一只青花瓷杯探到他面前。
“九妹夫,来先干一杯。”苏元成带着笑意相邀。
孟焕之从善如流先干为尽,露了杯底让大家看,引得几声哄笑。
苏元成趁机坐下,似漫不经心问起:“近日听了几句风言风语,我心中不安,想寻妹夫求证,圣上真有查封书院的意思?”
孟焕之笑意清浅,“圣上的心思外人如何得知,姐夫多虑了。”
苏元成面现失望,侧头望向其余两位连襟,董、梅两位正低头窃语,不曾向这边张望。
董首辅为人古板,董家四公子天性憨厚,没胆在外面大包大揽给自家父亲添乱,一逢听有人说及朝中事,他缩着往后躲都不及。
梅家也是数代清贵,家中上下全担着闲散不紧要的差事,梅鹤然又未出仕,于仕途经济上一窍不通,听见也全当没听见,只寻了和他有几分投脾气的七姐夫小酌。
话虽如此,孟焕之还是提醒了一句:“韩世兄在徽州的举动四姐夫可知?前路虽难,有人在前面披荆斩棘开路,后人行事容易许多。”
他自恃清高,不愿干出公报私仇的行为,说出去大家都是秦家的姑爷,该提醒的地方孟焕之只点到为止。
苏元成提着酒壶的手顿了顿,满脸愕然,这是让苏家也效仿韩家的举动,自断臂膀。他不敢贸然下决定,但有一点,族中反对之人占九成以上,更不消说与书院利益相关的各派势力,蜀中知府恐怕也不愿见一块大肥肉化为乌有。
书院不是他一个人所有,也不是苏家全族所有,集聚蜀中几十个家族的心血,历来培养出仕子分散到全国四处,源源不断为巴蜀大地添柴加火。苏元成不敢做千古罪人,连根拔起百年世家的根脉;他也不能以韩世朗为楷模,独身一人面对千夫所指。
想到后果,苏元成不由浑身打个寒颤,瞅着连襟镇定自若的神情,只暗自腹诽一句,总有一天要你好看!
*******
近黄昏时,前后院宴席各罢,知言姐妹带着孩子分别告辞,跟上各自夫君回府。
意儿同几个表哥及表姐玩得高兴,高举着手中的玉虎头给父母看,小手指着苏府大门:“苏家哥哥送给意儿的。”
他还有点分不清你我之分,说自己时用名字代替。偶尔知言说一句你的,他也会跟着说你的,完了还瞪着萌萌的大眼睛困惑不解。
孟焕之故意逗儿子:“哦,这是苏家哥哥给你的,真好看,让爹爹也瞧一眼。”
意儿扫一眼手中的玉虎头,把它放到父亲手中,很认真地纠错:“不是你的,是... -->>
其实早在朝中露出下手整治各处书院的风向之前,韩世朗已在徽州大刀阔斧先行动手。韩家老太太病逝方一年有余,徽州书院已在韩家二房手中几十余年,又是居孝守制,又是夺叔父权|柄,韩世朗顶着不仁不义不孝的骂名痛下利剑挥斩书院和徽地世族的联系。
韩家名义上的家主韩老太爷虽已老朽,不理俗务有多年,仍一力站在嫡长孙身边,支持韩世朗的举动。
徽州风声鹤唳,书院在摇摇欲坠间,京城乃至天南海北的徽派文人人心惶惶,没了先前拧成一股绳的精神气,私下联名准备口笔讨伐韩世朗。
文人的笔比刀剑还要利,比砒霜还要毒,鸡肠小肚全掩在锦心绣口之下,文章一出招招冲人要害,不置人于死地誓不罢休。
韩世朗处在风头浪尖,顶着压力行自己欲行之事。
同样为世家宗子,苏元成却在燕京繁华地醉生梦死。百年世家的沉淀,自出生他就比别人高贵几分,从小优渥的待遇不消说,当真养在金山银山中。入朝出仕也能凭着姓苏就能被点为榜眼,名利显贵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早失去斗志和雄心。
猛听到朝中的动向,苏元成第一个念头便是秦家在做怪,转而想到秦家正在走下坡路,放眼望去几十号人的大家族,没人能挑得了大梁。后来他想到了天子近臣,自己的连襟孟焕之。
当初苏元成可没把几个连襟放在眼里,逢着那年心情不好,出了京城去散心,碰上正当妙龄的锦娘,也是贪一时新鲜,谁料后来竟接连出了几档子事,他不得不把锦娘纳回府当妾。
他觉得心中不痛快,锦娘更觉委屈,天天哭丧着脸,去了两回全摆着臭脸,苏元成早把人抛之于脑外,记不得府里还有这么个人。
若不是苦于寻不到机会和九妹夫套近乎,他早忘了了锦娘是谁,或许从未在意小妾的表哥也是自已的连襟。
今天三房几位女婿聚齐,苏元成陪着笑脸款待三位妹夫,他自觉已很是亲和,看到旁人眼中未必。
孟焕之身在低处看别人眼色久了,一眼瞧出苏元成笑意背后的不甘和不屑,亏得这位连襟只在编修馆清贵所在混前程,放到六部、州府衙门几天便让别人把底细摸透。
孟焕之行事有一套章法,很少受别人影响,特别是外面的大事。家中琐事,都是由着妻子喜好,她说不喜羊肉,他便也少吃几次;她喜欢闻桂花的香味,院中多种几株;她们姐妹情深,孟焕之娶妻随妻努力与几位连襟处好关系。
想到苏家姐夫请自己来的真正意图,孟焕之不动声色,对着杯之中物出神,一只青花瓷杯探到他面前。
“九妹夫,来先干一杯。”苏元成带着笑意相邀。
孟焕之从善如流先干为尽,露了杯底让大家看,引得几声哄笑。
苏元成趁机坐下,似漫不经心问起:“近日听了几句风言风语,我心中不安,想寻妹夫求证,圣上真有查封书院的意思?”
孟焕之笑意清浅,“圣上的心思外人如何得知,姐夫多虑了。”
苏元成面现失望,侧头望向其余两位连襟,董、梅两位正低头窃语,不曾向这边张望。
董首辅为人古板,董家四公子天性憨厚,没胆在外面大包大揽给自家父亲添乱,一逢听有人说及朝中事,他缩着往后躲都不及。
梅家也是数代清贵,家中上下全担着闲散不紧要的差事,梅鹤然又未出仕,于仕途经济上一窍不通,听见也全当没听见,只寻了和他有几分投脾气的七姐夫小酌。
话虽如此,孟焕之还是提醒了一句:“韩世兄在徽州的举动四姐夫可知?前路虽难,有人在前面披荆斩棘开路,后人行事容易许多。”
他自恃清高,不愿干出公报私仇的行为,说出去大家都是秦家的姑爷,该提醒的地方孟焕之只点到为止。
苏元成提着酒壶的手顿了顿,满脸愕然,这是让苏家也效仿韩家的举动,自断臂膀。他不敢贸然下决定,但有一点,族中反对之人占九成以上,更不消说与书院利益相关的各派势力,蜀中知府恐怕也不愿见一块大肥肉化为乌有。
书院不是他一个人所有,也不是苏家全族所有,集聚蜀中几十个家族的心血,历来培养出仕子分散到全国四处,源源不断为巴蜀大地添柴加火。苏元成不敢做千古罪人,连根拔起百年世家的根脉;他也不能以韩世朗为楷模,独身一人面对千夫所指。
想到后果,苏元成不由浑身打个寒颤,瞅着连襟镇定自若的神情,只暗自腹诽一句,总有一天要你好看!
*******
近黄昏时,前后院宴席各罢,知言姐妹带着孩子分别告辞,跟上各自夫君回府。
意儿同几个表哥及表姐玩得高兴,高举着手中的玉虎头给父母看,小手指着苏府大门:“苏家哥哥送给意儿的。”
他还有点分不清你我之分,说自己时用名字代替。偶尔知言说一句你的,他也会跟着说你的,完了还瞪着萌萌的大眼睛困惑不解。
孟焕之故意逗儿子:“哦,这是苏家哥哥给你的,真好看,让爹爹也瞧一眼。”
意儿扫一眼手中的玉虎头,把它放到父亲手中,很认真地纠错:“不是你的,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