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政策的惯性下,大多数老人把聪明与狡猾等同起来了。由于历史原因,掌握知识少、缺乏科学理性思维、怕“枪打出头鸟”而缺乏冒险精神的老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也没赶上”。
2、取得金钱的数量。“积谷防饥”是农业社会的储蓄观,但由于中国近年来的扩张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高通涨,高储蓄率无法抵消财富的流失。多数老人缺乏投资理念和能力,财富增长极其缓慢,失落心态油然而生。而老人们必须面对城市化条件下的高房价、医疗市场化的高费用、教育产业化的高收费、货币扩张化的高物价,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今天,显得捉襟见肘,财务自由无法实现,很多人难以安享晚年。
3、金钱对比的参照。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在毛时代一大二公被强化。但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两难的矛盾,今天中国的高效肯定牺牲了很多公平,这是历史阶段的必然。今天的贫富差距给老人们产生了巨大冲击。更重要的是,老人们亲历了巨大的贫富转换和相对社会地位的升降变化,给他们的思想造成了最直接的冲击。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本质上是权力等级观念)和攀比心态使他们不爱纵比爱横比、不比自己比他人。表现为:城市老人牢骚大、退休工人牢骚更大、下岗工人牢骚最大。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工人是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之一,最差的工人也能娶到农村最漂亮的媳妇,完全是“人上人”的姿态。但今天,如果单位效益不好,甚至下岗自谋职业,他们别无所长的话,在与身边人比较参照过程中,只能是眼看着自己相对社会地位一路下滑而无可奈何,甚至连老婆孩子都说自己没本事,既无面子也无里子,报怨社会和他人是肯定的。
三、道德判断的混乱
道德是对思想行为的价值判断,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从来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漫长而发达的农业社会孕育了中国的传统道德,儒家学说所提倡的道德观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占有统治地们,是与其学说高度适应小农业生产和封建集权统治有关的。西汉董仲舒用礼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和关系,程朱理学更是把个人修养与道德推崇到神化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有道德治国的传统,道德在老人心中的地位极其崇高。所以,在今天传统道德受到巨大冲击时,对很多老人的内心是极其震撼的。
1、道德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道德观念,在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信息过渡的阶段,传统道德必然会被扬弃。比如,传统的敬宗法祖的祖先崇拜,是老人地位的体现,接续家谱和重男轻女的血统传承就是老人们信奉的人生价值,在人口高度流动信息高度交汇的时代,对年轻人没有多少吸引力。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目标,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大多数老人希望延续男权社会的传宗接代,好进祖先牌位,家谱万世留名。但在男女平等的现实中,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仅要求“尊老”的社会道德,也在年轻人行为中显得淡漠。
2、道德内容的变化。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仁”,它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前提下的。但根据哲学发展史我们知道,人之初,本性是非善非恶的,所以,“仁”只能作为道德的目标,而不能作为道德的前提。在所有国家市场经济形成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都会流行,这常常貌似“性本恶”,在约束“恶性”的法律制度没健全时,许多老人们常常感受到的是“世风日下”。“礼”为中国传统道德的表现形式,突出特点是固化等级,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是平等主体,许多年轻人对老人的表面尊重都没有了,老人们感到巨大失落。公交车上多次出现的让座风波,本质上是这些老人维护传统“尊老”道德失败而产生的应激反应。由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是有区域和范围划分的。比如先是家人、再是乡邻、最后全社会。中国人历史地形成了对亲人最好、对老乡不错、对陌生人最差的行为方式,由于农业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以乡邻互助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决定了这一道德方式的合理性,加上生产力低下时期人们必须抱团取暖、封建专制时期老百姓公权薄弱必须宗族团结和乡邻和睦,才有生存空间,所以老人们总认为“亲情社会”、“熟人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以血统和地域划分关系已经没有存在价值了,道德范围应当更多体现在公共空间。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除了文革遗风的影响,更多的是因为传统中国没有普通民众的公共空间,也就没有养成尊崇社会公德的习惯。反而,在封建社会,打着“肃静、回避”的官员强行占用公共空间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所以,许多老人爱占社会小便宜是有心理补偿作用的。然而,社会主流声音看不到这些老人不良公共行为的历史原因,总是对他们大加批评,使有些老人更感失落。
四、情感支撑的淡薄
道德规范的约束必须有强大的情感支撑,价值观的延续必须要用从青年到老年都具备的希望和热情。赵本山在小品里说“人一生为了什么,为了一个情字”,许多人深以为然。但老人们在经历中国历史巨大转折的几十年里,过去所认为理所当然的情感归宿大多日渐淡薄。
1、无法追忆的历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总要对自己的历史寻找重量。但今天许多老人们,出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成长于文革时期、起伏于改革大潮、面对着市场经济。许多人饿过饭、造过反、下过乡、下过岗,他们的人生是“贫困的童年、混乱的青年、失败的中年、愤怒的老年”。有许多老人甚至想回到文革时期,那不是因为文革有多么正确,而是他们在回忆自己的青春,想给自己的人生寻找重量。但现实是,他们的经历从政治上、经济上、舆论上都被全盘否定,毫无翻盘可能。
2、难以维系的亲情。小农家庭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亲情在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大工业化造成了家庭人变为单位人,信息化造成了家庭人变为社会人,家庭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渐下降,就连成功企业家也必须把家族生意推向社会才能做大做强一样,血统亲人关系让位于法律经济关系,亲情越来越缺少经济意义。农村的子女为了生存外出打工,为了孙辈前途留下孤独老人;城市老人在完成传统的为子女成家的任务时,因高房价而困难重重,维系旧式大家庭越来越不可能。
3、日渐淡薄的乡邻。老人们习惯于“熟人社会”。但生活一生的农村已经空心化,属于有熟人无社会的境况;城市老人因单位改制、住房改迁等原因,加上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邻里互助的必要性降低,造成了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老人们习惯的情感互动平台渐渐丧失作用,社会存在的价值感降低了。
4、没有把握的未来。情感何所依,老了何处去?这是摆在每个老人面前的问题。子女回归家庭?现实可能性小,因为就业的高度流动,也因为经济的压力。原本“养儿防老”,许多人还要“养老防儿”。既使有的老人把情感寄托在孙辈身上,但因为教育原因,孙辈离开家庭也是早晚的事。亲友邻里互助?都是老人,面临同样的问题,无法组成互补的帮助关系。同时,容易形成经济及情感纠纷。社会机制养老?有的因为经济负担不了,有的因为养老院服务太差,有的因为不习惯离开家庭,所以,暂时无法对老人们有大的吸引。那么,未来余生依靠谁?未来情感托付谁?在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的今天,老人们的未来是不由自主的。
五、宗教信仰的缺乏
当人们缺乏足够的理性能力来理解自身时,宗教信仰可以作为打包兜底的支撑。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反过来说:不面对死,怎么知生。没有出世的精神,便没有入世的勇气。爱因斯坦回答自己信仰上帝的原因时说“我要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家”。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没有给宗教留下足够的位置。虽然有人说“儒教是教”,但出世精神不够。儒家优秀的思想是最早肯定了人的价值,但对不可解释的“神”却回避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中国有道教和佛教,但历史上它们都不占有主导地位,况且近代革命以来,唯物主义打翻了神像,破四旧中断了传承,宗教的力量对广大普通人来说,就是机会主义式的迷信,缺乏信仰的支撑。
1、无神与泛神的矛盾。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最早肯定了人的价值,《易经》提出“天地人”三才,把人与天地并列,这在当时是先进的。但儒家又搞祖先崇拜,把先人神化,祭祀天地宗庙,实际上是对无神的背离。老百姓相信人的强权和力量,但“穷极呼天”、拜鬼信神又浸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2、机会主义与思想行为的矛盾。当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困难或思想发生无法解释的困惑时,中国人就求神拜佛,他们的行为是机会主义的投机行动,拿几个水果几碗灯油或几柱高香贿赂神位菩萨,求得升官发财或分忧解难。但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是没有多少神的位置的。
3、欲望现实与精神超越的矛盾。许多普通人的价值观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的,但欲望的满足是没有限度的,人们时常受到欲望逼迫的痛苦。人们的精神超越没有建立在一个稳定的信仰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安慰中。中国人提倡的“知足常乐”实际上,只有在很少一部分人中才能实现,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就造成了价值观的冲击和涣散。
这是班长对目前老人价值观的研究,为他回答我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下面的对话,就显得更有意思了。
政策的惯性下,大多数老人把聪明与狡猾等同起来了。由于历史原因,掌握知识少、缺乏科学理性思维、怕“枪打出头鸟”而缺乏冒险精神的老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也没赶上”。
2、取得金钱的数量。“积谷防饥”是农业社会的储蓄观,但由于中国近年来的扩张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高通涨,高储蓄率无法抵消财富的流失。多数老人缺乏投资理念和能力,财富增长极其缓慢,失落心态油然而生。而老人们必须面对城市化条件下的高房价、医疗市场化的高费用、教育产业化的高收费、货币扩张化的高物价,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今天,显得捉襟见肘,财务自由无法实现,很多人难以安享晚年。
3、金钱对比的参照。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在毛时代一大二公被强化。但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两难的矛盾,今天中国的高效肯定牺牲了很多公平,这是历史阶段的必然。今天的贫富差距给老人们产生了巨大冲击。更重要的是,老人们亲历了巨大的贫富转换和相对社会地位的升降变化,给他们的思想造成了最直接的冲击。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本质上是权力等级观念)和攀比心态使他们不爱纵比爱横比、不比自己比他人。表现为:城市老人牢骚大、退休工人牢骚更大、下岗工人牢骚最大。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工人是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之一,最差的工人也能娶到农村最漂亮的媳妇,完全是“人上人”的姿态。但今天,如果单位效益不好,甚至下岗自谋职业,他们别无所长的话,在与身边人比较参照过程中,只能是眼看着自己相对社会地位一路下滑而无可奈何,甚至连老婆孩子都说自己没本事,既无面子也无里子,报怨社会和他人是肯定的。
三、道德判断的混乱
道德是对思想行为的价值判断,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从来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漫长而发达的农业社会孕育了中国的传统道德,儒家学说所提倡的道德观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占有统治地们,是与其学说高度适应小农业生产和封建集权统治有关的。西汉董仲舒用礼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和关系,程朱理学更是把个人修养与道德推崇到神化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有道德治国的传统,道德在老人心中的地位极其崇高。所以,在今天传统道德受到巨大冲击时,对很多老人的内心是极其震撼的。
1、道德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道德观念,在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信息过渡的阶段,传统道德必然会被扬弃。比如,传统的敬宗法祖的祖先崇拜,是老人地位的体现,接续家谱和重男轻女的血统传承就是老人们信奉的人生价值,在人口高度流动信息高度交汇的时代,对年轻人没有多少吸引力。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目标,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大多数老人希望延续男权社会的传宗接代,好进祖先牌位,家谱万世留名。但在男女平等的现实中,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仅要求“尊老”的社会道德,也在年轻人行为中显得淡漠。
2、道德内容的变化。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仁”,它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前提下的。但根据哲学发展史我们知道,人之初,本性是非善非恶的,所以,“仁”只能作为道德的目标,而不能作为道德的前提。在所有国家市场经济形成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都会流行,这常常貌似“性本恶”,在约束“恶性”的法律制度没健全时,许多老人们常常感受到的是“世风日下”。“礼”为中国传统道德的表现形式,突出特点是固化等级,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是平等主体,许多年轻人对老人的表面尊重都没有了,老人们感到巨大失落。公交车上多次出现的让座风波,本质上是这些老人维护传统“尊老”道德失败而产生的应激反应。由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是有区域和范围划分的。比如先是家人、再是乡邻、最后全社会。中国人历史地形成了对亲人最好、对老乡不错、对陌生人最差的行为方式,由于农业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以乡邻互助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决定了这一道德方式的合理性,加上生产力低下时期人们必须抱团取暖、封建专制时期老百姓公权薄弱必须宗族团结和乡邻和睦,才有生存空间,所以老人们总认为“亲情社会”、“熟人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以血统和地域划分关系已经没有存在价值了,道德范围应当更多体现在公共空间。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除了文革遗风的影响,更多的是因为传统中国没有普通民众的公共空间,也就没有养成尊崇社会公德的习惯。反而,在封建社会,打着“肃静、回避”的官员强行占用公共空间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所以,许多老人爱占社会小便宜是有心理补偿作用的。然而,社会主流声音看不到这些老人不良公共行为的历史原因,总是对他们大加批评,使有些老人更感失落。
四、情感支撑的淡薄
道德规范的约束必须有强大的情感支撑,价值观的延续必须要用从青年到老年都具备的希望和热情。赵本山在小品里说“人一生为了什么,为了一个情字”,许多人深以为然。但老人们在经历中国历史巨大转折的几十年里,过去所认为理所当然的情感归宿大多日渐淡薄。
1、无法追忆的历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总要对自己的历史寻找重量。但今天许多老人们,出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成长于文革时期、起伏于改革大潮、面对着市场经济。许多人饿过饭、造过反、下过乡、下过岗,他们的人生是“贫困的童年、混乱的青年、失败的中年、愤怒的老年”。有许多老人甚至想回到文革时期,那不是因为文革有多么正确,而是他们在回忆自己的青春,想给自己的人生寻找重量。但现实是,他们的经历从政治上、经济上、舆论上都被全盘否定,毫无翻盘可能。
2、难以维系的亲情。小农家庭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亲情在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大工业化造成了家庭人变为单位人,信息化造成了家庭人变为社会人,家庭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渐下降,就连成功企业家也必须把家族生意推向社会才能做大做强一样,血统亲人关系让位于法律经济关系,亲情越来越缺少经济意义。农村的子女为了生存外出打工,为了孙辈前途留下孤独老人;城市老人在完成传统的为子女成家的任务时,因高房价而困难重重,维系旧式大家庭越来越不可能。
3、日渐淡薄的乡邻。老人们习惯于“熟人社会”。但生活一生的农村已经空心化,属于有熟人无社会的境况;城市老人因单位改制、住房改迁等原因,加上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邻里互助的必要性降低,造成了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老人们习惯的情感互动平台渐渐丧失作用,社会存在的价值感降低了。
4、没有把握的未来。情感何所依,老了何处去?这是摆在每个老人面前的问题。子女回归家庭?现实可能性小,因为就业的高度流动,也因为经济的压力。原本“养儿防老”,许多人还要“养老防儿”。既使有的老人把情感寄托在孙辈身上,但因为教育原因,孙辈离开家庭也是早晚的事。亲友邻里互助?都是老人,面临同样的问题,无法组成互补的帮助关系。同时,容易形成经济及情感纠纷。社会机制养老?有的因为经济负担不了,有的因为养老院服务太差,有的因为不习惯离开家庭,所以,暂时无法对老人们有大的吸引。那么,未来余生依靠谁?未来情感托付谁?在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的今天,老人们的未来是不由自主的。
五、宗教信仰的缺乏
当人们缺乏足够的理性能力来理解自身时,宗教信仰可以作为打包兜底的支撑。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反过来说:不面对死,怎么知生。没有出世的精神,便没有入世的勇气。爱因斯坦回答自己信仰上帝的原因时说“我要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家”。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没有给宗教留下足够的位置。虽然有人说“儒教是教”,但出世精神不够。儒家优秀的思想是最早肯定了人的价值,但对不可解释的“神”却回避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中国有道教和佛教,但历史上它们都不占有主导地位,况且近代革命以来,唯物主义打翻了神像,破四旧中断了传承,宗教的力量对广大普通人来说,就是机会主义式的迷信,缺乏信仰的支撑。
1、无神与泛神的矛盾。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最早肯定了人的价值,《易经》提出“天地人”三才,把人与天地并列,这在当时是先进的。但儒家又搞祖先崇拜,把先人神化,祭祀天地宗庙,实际上是对无神的背离。老百姓相信人的强权和力量,但“穷极呼天”、拜鬼信神又浸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2、机会主义与思想行为的矛盾。当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困难或思想发生无法解释的困惑时,中国人就求神拜佛,他们的行为是机会主义的投机行动,拿几个水果几碗灯油或几柱高香贿赂神位菩萨,求得升官发财或分忧解难。但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是没有多少神的位置的。
3、欲望现实与精神超越的矛盾。许多普通人的价值观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的,但欲望的满足是没有限度的,人们时常受到欲望逼迫的痛苦。人们的精神超越没有建立在一个稳定的信仰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安慰中。中国人提倡的“知足常乐”实际上,只有在很少一部分人中才能实现,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就造成了价值观的冲击和涣散。
这是班长对目前老人价值观的研究,为他回答我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下面的对话,就显得更有意思了。